青木見妹妹長這麼大了,第一回出門——小時候抱在手上不算——也很高興,一路指給她看各條路徑,還有沿途的村莊都叫啥名字,直說得口乾舌燥。
菊花就微笑著聽青木不斷講述,看那路徑的前方似乎是平原,視野極為開闊,目光範圍內,或遠或近總有樹木和房屋聚在一塊,形成一個村莊。隨著牛車的奔行,漸漸地接近那莊子。便看到或土屋或瓦屋的各樣民居,一陣雞鳴犬吠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接著那莊子又被他們超越,甩在了車後。
到了下塘集,青木特地趕慢了些,還繞到“福喜雜貨店”指給菊花看這就是大舅的鋪子。
菊花瞧著那古樸的小鎮,一時有些恍然——好似很熟悉哩。她彷彿看到細雨濛濛的春日,打著油紙傘的村姑和鄉婦悠閒地走在逼仄的青石街道上,慢慢地逛著,成為水鄉圖畫的一部分。
青木沒有讓她有太多的時間感懷,他揚鞭催著牛兒上路了。望見外婆家的村莊的時候,他的心也不禁激動起來。
真是怪事,來了這麼多趟,咋今兒跟頭一回來似的。
他無暇多想,忙指給菊花看。
菊花忽地有了走親戚的感覺了,前世小時候去外婆家那種興奮、期盼,到了目的地之後的歡喜,就跟現在一樣。
外婆怕是真的沒想到自己會來吧,老人家一定會高興壞了。
看到菊花跟青木一塊來了,汪氏確實喜出望外。老人家把菊花攬在懷裡,不停地用粗糙的手掌摩挲她的肩膀和後背,左手握著她的一雙小手,一邊問她路上走了多久、冷不冷之類的話。
她也不管青木,就這麼半摟半牽著菊花就進屋去了。
青木含笑把東西從車裡提出來,又把牛拴在院子裡的一棵槐樹上,這才拎著東西進門。
進了屋子,見汪氏摟著菊花眉開眼笑地還在問長問短,心道,菊花來了,外婆也不理自己了。
青木難得地跟外婆開起了玩笑:“外婆,菊花來了你就不睬我了哩——你老人家剛剛是不是都沒瞧見我?”
菊花見他那故作幽怨的樣子,忍不住笑了起來。
汪氏樂呵呵地說道:“瞧見了,瞧見了。你常來麼,妹妹第一回來,我當然要格外高興了。”
菊花見二舅和二舅母都不在,也是特別高興和放鬆,跟青木一起陪著外婆說了好些話。
老人家把家裡的瓜子、花生還有炒米糖都搬出來了,又抓了兩把黑乎乎的東西放到菊花的面前,笑道:“這是來財的外婆拿來的幹棗兒。他還捨不得吃哩,說留了慢慢吃。要不然都過了這麼些天,早叫他吃光了。”
菊花見那棗兒製作的不咋樣,本來還不太感興趣的,一聽外婆說是來財那小子捨不得吃的東西,慌忙就抓了幾個,還遞了兩個給青木。
她想,來財的東西,最好把它吃光。
青木很是明白菊花的想法,因為他瞧得清楚,菊花本來沒想吃,聽外婆說是來財的東西,就立即伸手抓了。
他有些好笑地嚼著棗兒望著菊花直樂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