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祭同掃墓一般,主要是祭奠以故親人及祖先,就是向死者供獻祭品以表示追悼、敬意的一種儀式。
按這一帶的習俗,除了清明節以外,每年家人每逢死者的逝世之日即忌日之時都必須再一次前去拜祭,這是祖輩們延續下來對死者的悼念方式,幾百年甚至是上千年來已然成的一種習俗。
今天,對武陽一家來說,是一個相當特殊的日子,因為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他們家的拜祭之日。
而拜祭當然少不了祭祀用品,故而武陽和武玲一大早就分工辦貨去。
他們買的祭祀用品並沒有像古時候的那般繁雜,需要宰殺牲畜以及準備酒食,而是簡單化的去買一些紙錢元寶之類的冥紙,還有幾束白蓮花及白百合。
白色的花在祭祀用品中像徵著哀悼與懷念。
當然,佛香也是不可少的祭祀品之一。
每年他們準備的祭祀品都是隻有這幾樣,這是頑爺子十幾年來都不曾改變的,這次也不能另外。
雖然頑爺子今天不在,但他們姐弟倆也要維持頑爺子的習慣,同時也要擔起這個責任。
武陽前幾年雖然想詢問頑爺子為什麼祭祀品年年都買一樣,但在那嚴肅鄭重的場景他難以開口,因此這個疑問就一直深藏在心底,不曾顯露出來。
而最讓武陽好奇的是他年年都去祭拜,卻不知所拜祭的人是誰,他曾問過頑爺子,但每當這時候,孩子般心性的頑爺子都會變得無比嚴肅,然後只會說一句“對我們都是重要的家人。”
見此,武陽也不好繼續追問,不過他去問武玲時,武玲都會搖頭,聳聳香肩表示不知,對此他異常的無奈。
不過雖然不知道祭拜的是什麼人,但每到這個時刻他都無比嚴肅,對祭拜這事也是極度的上心。
“姐,東西都準備好了,是不是該出發了。”
武陽整理祭祀品後問,他們兩姐弟才剛剛買東西回來,需要整理一番看有沒有遺漏什麼的。
“嗯嗯!”
武玲微微頷首,看向遠方,那裡旭日東昇,霞光美麗了東邊的一片天,旋即又充滿擔憂的道:“這次就我們倆去了,也不知道爺現在在哪裡?”
一想到頑爺子,武玲總是有點擔心,頑爺子離家已經有兩天了,這兩天頑爺子就像從人間蒸發一般,沒有任何訊息。
每年的拜祭對頑爺子來說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只要每到這一天,哪怕有重病纏身,頑爺子都堅持去祭拜,好像拜祭一事比他的生命還重要,但是,把拜祭看作比生命還重要的頑爺子卻在今天缺席。
而明知今天是拜祭之日,頑爺子卻在兩天前消無聲息的離家,只在紙條上囑咐他們別忘拜祭之日以及說明他可能趕不上就沒有任何說明。
雖然不知道頑爺子因何原因離開,但寧肯錯過拜祭之日也要離開,只能說明他要辦的事情在他的心裡比之還要重要。
現在離頑爺子所約定三四天內迴歸的日期已過去兩天,卻依然沒有頑爺子任何的相關訊息,說不擔心是不可能的。
“姐,你就別擔心爺了,以爺的本事肯定是安全的,我們在這瞎操心也沒什麼用,還不如盡力把拜祭的事做好,免得爺在別的地方反過來擔心我們搞不好。”
武陽安慰道,在安慰武玲的同時也在安慰他自己,頑爺子至今未歸也讓他很擔心,特別還是在這拜祭之日。
“嗯,走吧!”
武玲收復情緒,她知道拜祭之事對頑爺子的重要性,既然頑爺子今天不再,那做為長女的她就得把這事辦好。
青盛市北區邊偶,有一片小樹林隨風而動,望向遠方,像在等待,又像在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