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兒子找了王妃後不到一個月,天子準備冊封楊玉環為皇後。在這之前,有大臣強諫叩首,頭破血流,以晉文公拒南威之美為龜鑒,稱古代賢君言“後世必有以色亡其國者”,又說妺喜亡夏,妲己亡殷,褒姒亡周,讓天子不可做違逆三綱五常之事。楊國忠氣得鬍子都快綠了,恨不得掏出諸葛連弩爆此人的頭,說你是披著比幹皮的田常,把不忠不孝的屎盆子往天子頭上扣,天子人都搞出個開元盛世了,想娶個老婆有什麼錯,你有本事你也開個元盛個世。裴羲嵐比較推崇魯共公的政治觀點,如果他能活過來加一句“儀狄作酒那段我逗著玩的”再安心地去,她會更喜歡魯共公。
李隆基只罷了這大臣的官,命滿朝文武不得複言。但他自己下來想了想,確實,殺兒搶兒媳都沒什麼,要真把楊玉環封了後,那等同於昭告天下:朕,大唐開元聖文神武皇帝李隆基,搶了兒子老婆啦,舉國上下的屁民們,速速前來圍觀吾朝最壯觀的扒灰事件……聽上去,很可能有點“孃的,智障”。他決定把楊玉環冊封為貴妃。盡管如此,王皇後被廢後,後宮無新後,時人均稱楊貴妃為“娘子”,楊玉環也與皇後沒什麼兩樣了。隨後,李隆基為楊玉環親自寫下《霓裳羽衣曲》,令他的梨園弟子演奏此樂。楊玉環一曲風吹衣袂飄飄舉後,他為楊玉環別上了金釵,自覺春風沉醉。
玉環姐姐既為貴妃,裴羲嵐自然也要摜掉陪同小跟班的紗帽了。楊玉環很捨不得她,把她招到宮中最後一次噓寒問暖,依依惜別,碰巧撞上了天子。見愛妃這樣情動,李隆基只好扔出殺手鐧:“羲嵐,不好總讓你玉環姐姐擔心,趕緊嫁了吧。你與郭子儀大婚後,朕便給他升官,不會委屈了你。”
裴羲嵐義正言辭道:“陛下萬萬不可如此作想,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羲嵐如何會在乎丈夫的乘堅策肥,浮名薄利?富貴於我如秋風過耳!羲嵐在外在只憂國計民生,在內只願效仿太任趙姬,見西風想鱸魚堪膾……陛下如果給郭子儀升官,最多能升多少?”
李隆基道:“……判單於副都護,如何?”
“真好,羲嵐可以多在玉環姐姐身邊待兩年啦。”
李隆基笑意滿滿,額上青筋跳起:“再加個右金吾衛將軍。”
裴羲嵐道:“謝陛下!陛下聖明,陛下敞亮!”
荀息曾對晉獻公說過一句話,裴羲嵐覺得堪稱經典:“玩好在耳目之前,患在一國之後,此中知以上乃能慮之。”先前邢逸疏和她說了那麼一通話,大致表達的也是這個意思。鬱結歸鬱結,靜下來思來想去,她覺得邢逸疏說的句句是真理,沒必要與他對著幹。她確實很喜歡邢逸疏,可他對她而言,是耳目之前的玩好。因為一個飄渺如煙又不愛自己的人耽擱了終生大事,到白發晚景蕭條,那可是一國之後的患。她不能只顧眼前的爽,她得選擇最正確的革命道路。感情可以培養,郭子儀她嫁了。
雖然聖人已禦賜過婚配,但郭家相當重視這兒媳婦兒,請媒人帶著一隻肥嘟嘟的大雁上門行奠雁之禮、問名取庚貼,納吉送吉兆,等等,一步也沒少,還是八匹駿馬納的幣。裴羲嵐與郭子儀即將大婚之事,很快沸水般在親朋好友與朝堂間傳開。裴羲嵐在家待嫁,沒去國子監,但偶有小夥伴兒來訪,說國子監有幾個郎君借酒消愁,桑葚公子想抹脖子吞鶴頂紅,其他同學也都對他倆羨慕嫉妒恨,盼他倆早生貴子。聽後,裴羲嵐險些心疾發作。
轉眼間,立秋已過,綿綿冷雨灌溉了長安城。迎親之日的前一夜,裴羲嵐做了無數個關於成親的混夢,一會兒夢到新婚夜自己跑了,一會兒夢到郭子儀才成親便想納妾,一會兒夢到走廊無盡、如何都走不到洞房中……但令她印象最深的一個,莫過於是關於邢逸疏的。
在夢中,她像是自己,又像是北落仙子羲嵐;邢逸疏像是邢少師,又像是太微仙尊逸疏。他們並排坐在紅燭落淚的洞房中,兩個人有一段被夢境模糊的對話,便陷入了尷尬。忽然,他冷笑一聲,撥開她面前的珠簾,捧著她的後腦勺吻了下來。她嚇得抽了一口氣,躲開他驚道:“你你你你……你做什麼?”
這夢如煙似霧,她看不清他的面容,只記得他的吻令她心痛,他的話令她錯愕:“現在整個仙界都知道,你已是我的妻子。哪怕你對我無意,我也不會把你讓給其他男人。”
她好像哭了,說話哽咽結巴,卑微而膽怯地對他說道:“你不會走,也不會變,會永遠愛我,陪在我的身邊的,對不對?”
“我不會變,不會走。我會永遠陪在你身邊。”
“從今往後,你可願意與我白首偕老,共度此生?”
“不僅此生,要生生世世……”
何為愁,心字頭上一抹秋。繁華褪盡的秋雨時節,不愁也得愁。一夜過後,裴羲嵐被水聲驚醒。煙蘿玉樹滿院,雨聲滴碎桂聲。她望著窗臺出神,隱約覺得最後這個夢不只是個夢。這也是她第一次深切感受到,何為豁出性命地愛著一個人。僅僅是與那人擁抱,都會讓她呼吸沉重,心跳凝滯,即便即刻死去,也不負此生。望向窗外灰濛濛的天,她覺得不該再胡思亂想,命侍女進來伺候。她們為她換上大袖連裳,在博鬢上插滿金釵花簪。母親也來為她梳妝,把眉畫成遠山長,唇描成薔薇紅。裴羲嵐抬頭,被鏡中的女子嚇了一跳。這樣的面容,除了玉環姐姐,她原以為只有仕女圖上才能看到。
“我的女兒就要嫁了,看看這打扮,真胡氣。”母親笑著拍了拍她的肩,像是在鼓勵,眼睛卻紅了。母女倆的視線在鏡中交彙,裴羲嵐的眼睛也紅了,卻沒有勇氣像母親那樣笑出來,反而快速垂下頭去。
打扮好以後,裴夫人把裴羲嵐帶到樓下。裴僑卿原在操持婚禮之事,見女兒換了新衣新妝,也笑了起來:“我閨女還是好看。”
裴羲嵐吐了吐舌頭:“耶耶平時催婚跟閻羅王催命似的,這下終於可以不用催啦。”
若是換了平時,裴僑卿肯定會呵斥她大逆不道,但此刻他只是皺眉道:“你啊,從小缺內訓,明早去拜舅姑之時,記得收斂點,遵婦道,守四德,事事與你夫君商量。切記,萬不可再飲酒作樂,虛弄文采。知道了麼?”
“是是是是。”裴羲嵐一臉無趣。
裴僑卿指了指她,對夫人道:“你看我這女兒,我看她嫁出去不出一年就會回來。”
“那娘可就開心壞了。”
“你這丫頭!”
父女倆又爭執了好一會兒才停戰。裴羲嵐重新上樓,準備把漏掉的耳環戴上。待她背影消失,裴僑卿才鬆了臉上的笑意,嘆了一聲。裴夫人抹了抹淚水:“生女有所歸,嫁人是遲早之事。慢慢我們也會習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