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秘書長一看氣氛有些尷尬,趕緊說到:“你們兩家都是我們城市的驕傲,是同城兄弟球隊,有競爭,更有合作嘛。”
“既然木秘書長也說到我們是同城兄弟球隊,我想,大家應該是共同協作,把這個蛋糕做大,而不是想著怎麼挖別人家的蛋糕吧。”李俊接過話說。
面對李俊的詰問,楊國軍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
“木秘書長,李總,我想這裡面可能有一些誤會吧,”楊國軍說到:“對於青訓機構的合作,我們俱樂部一直是持開放態度的,只要願意和我們俱樂部合作,我們都會再評估之後確定是否合作。”
“至於說挖你們青訓機構牆腳的事情,我想從我們俱樂部層面不會去做這種事情。”
聽完楊國軍的話,李俊和邵逸夫明白,這是在撇開他自己和俱樂部的關係。
木秘書長聽著雙方的談話,呵呵了一聲,接著說到:
“這其中肯定是有了誤會,你們兩傢俱樂部應當是合作大於競爭的。至於說青訓機構的事情,我想大家還是各自負責管理各自一塊吧。”
木秘書長的發言,雖然沒有直接說明,但聽的出來,他還是有意做著平衡,化解兩家在這個問題上的矛盾。
“謝謝木秘書長,”李俊說到:“雖然有些青訓機構在之前被人挖牆腳,不過經過我們與他們再次良好的溝通,已經做通了他們的工作,他們還會繼續就在東方俱樂部體系內,不會另投他處,當然,我們沒有用抬高贊助費加碼的手段。”
在來的路上,邵逸夫就將這個資訊透露給了李俊。
經過邵逸夫與幾家有鬆動跡象的青訓機構緊急溝通,讓這幾家青訓機構認識到繼續就在東方俱樂部青訓體系內的價值,他們都表示了同意,拒絕其他球隊的挖牆腳行為。
有了這個訊息託底,也給李俊和邵逸夫兩人信心。
來到足協主要目的,不再是為了留住青訓機構,而且想透過足協,給同城對手一定的壓力。同時還有一些警告的意味。
聽到李俊的話,楊國軍臉上面無表情。
“哦,那這樣就最好了。”還是木秘書長率先說了話。
“其實啊,大家都知道,目前國內的青訓資源匱乏,更多的還是需要你們內部的挖潛。另外,據我所知,中國足協未來還會出臺一系列的青訓計劃,青訓才是我們中國足球之本啊”
木秘書長有意將話題扯開。
“所以我們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千萬別拖後腿。”李俊說。
“呵呵。”楊國軍笑了笑。
“李總,木秘書長,我想我們兩家各自努力吧,眼界還需要再放寬一些。我們可以把目標瞄向國外,跟國外的機構開展青訓工作,國內畢竟還是有很大侷限性。”
“哦?說說看,你們的想法。”木秘書長顯得很有興趣。
“木秘書長您剛才也講到了國內青訓資源的匱乏,這種匱乏不僅僅是踢球的孩子匱乏,更大的是青訓體系青訓機制青訓氛圍的匱乏,這一點,我們中國短時間內是追不上的。”楊國軍頓了頓,繼續說到:
“剛才我講到,對於青訓,我們俱樂部是持開放態度了,這裡的開放,既面對國內,也應當面對國外,這裡可以給大家透露一個訊息,我們正在和國外一傢俱樂部洽談青訓合作,由他們委託培養我們的尖子球員,另外,我們還打算送一起青年隊員去國外長期駐點培訓,參加比賽。”
楊國軍將水手俱樂部的青訓工作講述了一遍。
“好,真的不錯,像先進國家的先進足球學習,這個方法好。”聽完楊國軍的講話,木秘書長讚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