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與孫權再盟,我們兩方牽制於你,三方對峙,於益州而言局面會比現在更好。”諸葛亮這般地說。
談合作嘛,哪怕意動,那也不能一來就直白的說出來,諸葛亮說的這個牽制之法,原本的三國確實如此。劉備一死,諸葛亮在平定了益州的內亂之後迅速地與孫權再訂盟約,一同抗曹。
然後兩個打一個,愣得把這個三國坐實。但是,那樣的前提是孫權據了長江天險而守之,如今南郡、武陵郡都在曹盼的手裡。
“如果諸葛丞相不與我合作,相信我,我一定能讓孫權願意跟我一起攻下益州。所以,兩擇一,你沒有第三個選擇。”曹盼霸道地與諸葛亮宣誓。
諸葛亮道:“以南郡、武陵、宜都三郡確實可以讓孫權動。”
一下子道破了曹盼會給孫權的籌碼,曹盼點頭道:“正是。只要得了這三郡,孫權便佔據了長江之天險,滅了益州,縱與大魏隔江對峙,孫權亦無憂,更別說得了益州半數之地這樣的好事,孫權,絕對會意動的。”
有所舍而有所得,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曹盼向來看得長遠,舍三郡她得到的是比這三郡多上數倍的城池,最最要緊的是消滅了一個敵人,從面對兩個敵人而變成了一個,對付兩個還得分心,為何分而化之。
“眼下益州與大魏實力相差懸殊,女帝陛下談合作,是打算怎麼一個合作法?”這夫妻倆你一答我一問的,都說到孫權一定會為曹盼的利而意動的話了,崔鈞也就在一旁幫襯問起曹盼想要合作的方法。
“合兵攻之,無論是誰都不放心,所以,何不兵分兩路。”曹盼在劉備死後就動了心思的事,給了諸葛亮那麼長的時間好好地想想,究竟如何選擇,合作的方式,當然是早就已經想好了。
崔鈞道:“如何兵分兩路?”
面對崔鈞之一問,曹盼不答而看向諸葛亮問,“你說呢?”
諸葛亮道:“益州以貴陽而進,你以合肥徐州而入。貴陽奪一郡,武陵郡歸益州。”
“可。”反正籌碼是曹盼給出來的,不是給孫權也是給諸葛亮,所以曹盼答應得十分爽快。“不僅是武陵郡、還有宜都、南郡,不說事後再議,只要你益州奪下孫權一郡,朕就給你一郡,三郡都是你的。”
霸氣十足,崔鈞瞄了諸葛亮一眼,很是想問問諸葛亮面對這樣的曹盼,究竟是什麼想法。
“大魏,朕說了算,丞相,益州是你說了算嗎?”曹盼帶著幾分挑釁地笑問,崔鈞只覺得一口血卡在喉嚨,諸葛亮道:“你可以看看。”
曹盼笑了,一眼看去,風情無限。區區一個益州,在劉備將國之大事盡付於諸葛亮之後,劉禪繼位即封其為武鄉侯,哪怕益州原本的人馬亂,可是,諸葛亮手握重兵,益州所有的將軍皆願聽諸葛亮的調遣。有兵在手,不聽話的人又如何?
話即到此,曹盼也就不再挑釁捅心了。天空飄起了雨,崔鈞道:“初議算完了,要下雨了,先找個地方避避雨吧。”
“陛下。”燕舞與曹盼撐起了傘,長青也趕緊的給諸葛亮打傘,崔鈞可憐得沒人顧及,諸葛亮與長青道:“與州平撐傘。”
“那公子你呢?”長青一聽諸葛亮要把傘給崔鈞,比起崔鈞來,他當然是更關心自家公子的。
“他,與我撐傘。”曹盼從燕舞的手裡接過了傘柄,遞到諸葛亮的面前,諸葛亮伸手接過,欲將手中羽扇遞給長青,曹盼卻先一步拿在了手裡,長青縮著脖子往崔鈞那頭去。
“陛下,前面已經跟老鄉借好了暫居的地方,陛下快回去吧,莫淋了雨著了涼。”胡本撐著傘走來,這雨已經越下越大了,莫怪胡本催促著曹盼他們快回去。
曹盼拿著扇子看了諸葛亮一眼,諸葛亮同樣看著她。算了,曹盼往前走了,諸葛亮不錯一步隨身於旁,雨傘與曹盼撐著,長青在後頭看了道:“公子都淋濕了。”
“你這麼笨,難怪到現在都娶不了媳婦。”崔鈞有意地走慢一些,與嘀咕的長青道了一句。
長青怒瞪了過去,“崔公子怎麼說話的呢?”
崔鈞道:“覺得我說得不對,那你倒是娶個媳婦回來。你家公子跟你家夫人難得相聚,你是一點眼色都沒有,屢屢壞你家公子的好事,笨極了。”
不斷地數落著長青,曹盼與諸葛亮走著,崔鈞的話也是一字不落的聽了進去,低頭一笑,諸葛亮帶著疑惑地看向曹盼,曹盼道:“崔先生在教長青怎麼娶媳婦。”
諸葛亮聽之不再追問,曹盼道:“公事說完了,是不是,你有什麼私事要與我說?”
“是。”曹盼既然提起了,有些話,藏得太久,半生皆過,再相逢,豈能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