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的人紛紛點頭,指著收錢的人說:“是啊是啊,你快把錢還回去,這種不義之財還不要臉的拿了,當我們都瞎呢!”
那老闆見面子上掛不住,以後影響做生意的聲譽,就放棄了,把錢還到閻摩手上。
最後,在路人的幫助下,把該給的錢數給了老闆。
一個老婆婆摸著閻摩的手,貼心提醒著:“孩子,買東西是要給錢的,你拿貨品,對方收錢,價格要問清楚了,不能白白給,實在不行多對比幾家,能出個準數,別讓人騙了。還有,錢袋子收好!千萬不要再拿出來顯擺了,小心賊人盯著,到時你哭的地兒都沒。”
閻摩點點頭,對熱心人的幫助心存感激:“謝謝婆婆了。”
到杭州城後,閻覓最心切的就是查詢關於黎家殺人兇手的下落。
他們倆有錢,還沒有想過收入來源和工作的問題,天天住客棧。
每住一家客棧,閻覓都要纏著老闆問一通。
蓮花樓的店家今天已經被面前的小姑娘第三次纏著了:“都說了沒聽過什麼‘黎氏布藝’,走吧,我求你了。”店家不停地擺手,他寧願被不轉那個錢了,可偏偏碰到面前的兩個倔驢一樣的顧客,女的死纏爛打,男的於後撐腰。
“不可能!九年前,黎氏布藝的名聲響徹整個杭州城!還是皇宮的御用布匹商!杭州城無人不知!怎麼可能!”閻覓不死心地繼續問。
那個店家臉都快皺成曬乾的臘肉了,欲哭無淚,雙手合十直拜拜。
“我的姑奶奶姑爺爺們,我是遭了什麼命要被你們兩個纏住啊!”
閻覓身後站著的是如一尊雕像般嚴肅的閻摩,他抱著手,一副“你敢動一下我覓覓等著我一巴掌把你扇到西天見佛祖”的架勢。
所以,店家就算被纏著也不敢嚷嚷什麼。
閻摩見無論怎麼說,店家都是一口否認“黎氏布藝”的存在,估摸著想從他嘴裡撬出點什麼是不可能了。只是閻覓不死心,還在追問,換著客棧住,換著飯館吃,換著方式撒錢……
奇怪的是,黎氏布藝的那段歷史,像人間蒸發一樣消失得一乾二淨了,沒有任何人記得它的存在。離家時閻覓年幼,完全不記得當年黎氏布藝鋪子的位置,黎家的事就像斷了線的風箏,沒了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