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宋記烤麵筋> 第217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17章 (1 / 3)

“但願……她能想得開。”德王抱住了王妃,掩住了嘴裡的嘆息。

說來,這不是想不想得開的事,深宮幽幽,皇帝侄子還有無數美人可抱,這個不可心了,換下一個知趣的就是,可侄媳婦呢……

心要是寒著,一直沒人暖,如何渡過漫漫春秋?與命運抗爭,放手一博也免不了這等下場,又如何不悲愴?

他大侄子啊,真是懂如何叫人寒心。

這廂,王妃未語,卻是抱住了他的手。

德王一笑,吻了吻她的發。

幸而有她。

德王走後,宋小五去大棚轉了一圈,摘了點青菜與辣椒。

辣椒是前年宋二郎宋鴻鋒隨出洋大船回來,特地讓人送到晏地的品種,王妃種了兩茬,摸清了在晏地栽種的規律,就讓府務門開始給各家各戶打棚子,令各家各戶一年當中至少兩季都有新鮮辣椒吃,多的就醃起來,當是添菜,也別有風味。

宋小五回晏地的這幾年,不管任何政事,帶著一群種地的老手日日潛心於土地中,這幾年間,給北晏城的百姓增添了能日常食用的六七樣植物,加上前年都城送過來的土豆,番薯等適應北晏土地栽種的糧食,也不過兩三年間,每家每戶已能存住一些糧食。

宋小五每日要忙至正午才去中院的正心閣用膳。

正心閣有兩層,第二層是德王一家四口以及楊公公用膳的地方,第一層用來給王府管家管事以及統領、校尉等高階武官用膳。

這樣方便德王每每用完膳,下去跟這些幫他打理封地的人說說話,如此一來,每每有問題,也能及時拿出個主意解決,無需拖到三五日後。

兩層樓捱得近,但吃食不是來自同一個大廚房,德王一家的都是吃的小廚房專人做的飯菜。

此前宋小五本想讓大廚房一道做了,省時省力,豈料被楊公公哭著去撞柱子攔了下來,這事就作罷了。

宋小五對跟下屬吃一樣的飯菜沒覺有何不妥,更因晏地缺人,一個好廚子放到外面給做工的人多做幾頓可口的飯菜,還能養出不少力氣人來,對此更樂觀其成,可惜楊公公對她的物盡其用不認同,更因為她把一個王爺王妃的威風弄得跟平民百姓似的,對她有一肚子的怨氣——晏地再缺人也不至於缺兩三個廚子,四五個打雜的,王妃何至如此?

小戶人家出來的女兒,就是小家子氣,楊公公氣極的時候,免不了如此作想。

他現在老了,膽兒也大了,氣狠了的時候也顧不得尊卑,還會跟不作為的王爺和胡亂來的王妃置氣。

他會置氣,但從沒看過他臉色的王妃可不在乎他生氣與否,這廂提前去了小廚房,左右看了看,就跟身邊人道:“這罐裡的鹽怎麼沒了?叫楊公公來問問。”

楊公公正在前頭大堂,坐在輪椅上跟來送豆子的走商說話。

他昨晚因王妃對小郡主太苛刻,忍不住氣找去說了幾句話,王妃壓根兒不理會他這個老人,該怎麼罰就怎麼罰,把楊公公眼淚都差點氣出來,這會兒他氣一點兒也沒消,氣性大著呢,聞言老眼一突:“怎地沒鹽了?沒鹽找管事去,找我何幹?”

“這不,家裡的事不都握在您手中麼,王妃只放心找您,別的人她不稀得問呢。”來人是他的徒孫,知道老師公想聽什麼話,很是好聲好氣地道。

楊公公從不說他跟王爺是一家子人,但卻是喜歡外人這麼說道的,聞言雖沒好氣,但內心舒坦,再來小廚房的事他是一手管著的,王妃除了問他也沒別的人問了,也不能讓她問了別人去,是以他還是冷著一張臉,但朝人點了點頭。

他緩了臉色,朝豆商道:“王妃有事,灑家先走一步,這下面的事我交給何管事代辦,片刻就呼他過來,你且等等。”

說著,他就讓推車的人推他走,豆商忙站起:“公公走好。”

“事辦好了,不急著回去吧?”想著這豆商這幾年極守規矩,也會看臉色,讓他帶個什麼來或代走一圈,皆是辦到了的,是個守諾的,楊公公想著如此也給他幾分臉,不急於走的話就給他做個臉。

“不急不急,”豆商當他是有事,忙道:“公公有事,但請吩咐就是。”

楊公公雖說前幾年被王妃奪權不再當王府的大總管,但豆商看下來,楊公公的影響還是大著,王府的一些重要命門還是握在他手中,可見王妃當初厭棄他奪他的權要他的命皆是謠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