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芙自從知道小姑子於家裡人的重要性,那是一句不好的話也不會說,但有時候她還是覺得婆家人太把人供著了。
大郎也太把他過去在她那裡受過的恩惠太多當事了,他是家中長子,家中本就是要大力栽培他的不是?怎麼就全成了小姑子的功勞?
就算是小姑子的功勞,那她自嫁他幫他的也不少,她父親和他們應家幫過他不少,這親戚之間本就親扯著親,情扯著情不好說,怎麼連求個情都不許求?這不是求了就說會答應啊,怎麼回是她的事,但總得讓人有個張口回人家的機會罷?
這是面子問題啊,世家大族歷來如此來往,一點情面都不可以管的,那是她德王妃,她也大可以如此,反正有眼裡一心只有她的德王為她兜著底,可那不是他們宋家,他們宋家不是當朝皇叔德王府!
小姑子不能只顧著自己痛快,就不管別人是怎麼活了。
應芙沒再婆母面前提,但心裡到底是有那麼幾絲不快,想提起話讓弟媳站到她這邊來,眼見這兩個人話順不到她這邊來,她一默,朝四弟媳道:“四弟妹,那你兄長在家中可還好?”
“好,”說到這,鄭小妹一笑,“我嫂子又有身子了。”
“好像他的舉薦皆是出自我們家之手?”應芙裝作不經意地帶了一句。
宋家不是不幫親戚,鄭氏的兄長應考與當官,不都有宋家的手筆?
鄭氏笑了起來:“我聽聞過,但我大哥沒跟我說過,四郎他們知道。”
說到這,她腳步加快了兩步,跟應芙歉意道:“大嫂,不聊了,信兒怕是在屋裡等我,我先回去。”
白氏一聽,惦記她先送回了的兩個孩兒,朝應芙一福身:“那大嫂我也回了,您別送了,明早我帶著禮兒他們過來給嬸母請安。”
應芙額首,這兩人相攜快步去了,等她們走後,應芙無奈地嘆了口氣。
想來說服她們跟她站在一道並不容易,與她不一樣,這兩個人是受了小姑子的好的,白氏受了小姑子的救命之恩,鄭氏沒有小姑子的幫忙就嫁不進宋家,讓她們對小姑子的一些不當的事情說嘴,那可能比殺了她們還難。
以後還是莫要再提了,要不都當她與家裡人不齊心,岔了就不美了。
應芙試探過後,也不想再提此事了,就想回了族妹那邊。就是不知道孃家族裡背後那些嫉恨她的會如何說她,說她倒無妨,但要是藉此說她在宋家沒地位,損了父母兄長在家族當中的臉面,就是她的不孝了。
父母為她如斯付出,她撐不起他們的面子還給他們丟臉,應芙心裡當真是難受。
不過應芙不再是剛出嫁時那有什麼就會在臉上露出來的人,第二日見著小姑子也是晏晏笑語,跟往常無異。
宋小五一早就過來跟祖母和母親用了第二頓早膳,第一頓是跟德王父子倆用的。
父子倆今日還穿了她讓人為他們做的同款新衣,他們本來不用過來跟宋夫人打招呼的,反正中午也見得著,但德王非要過來現眼,一定要讓岳母娘瞅一瞅小辮子給他們父子做的新衣,就帶著小世子過來請完安,一併帶了宋家三個小子去牧場挑牲畜去了。
白氏的雙胞胎還小,就沒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