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聲朗讀英語,寫自以為文采飛揚的作文。
我整個人像打了雞血一樣的努力,拼著一口氣想要考個好大學。
但一年之後也不過考了535分,上了個二本,數學卷子最後兩道大題我竟然連題都看不懂。
從那時候我就知道,我真的就是個普通人。
其實這種認知還挺打擊人的。
高考前夜我在教室裡一個人擦著黑板,大聲的唱著好漢歌。
也許我這輩子都不會再有那種肆意的感覺了。
開始寫夜的命名術之後,我的作息開始徹底晝夜顛倒。
晚上通宵碼字,白天幾點能睡著完全隨緣。
每天六千字的內容,我改了一遍又一遍。
不停的精修,哪怕再累也帶上耳機尋找感覺,把章節修到我滿意為止。
即便那只是我自己這個水平的滿意。
今天我給老婆說,這才剛開始一個月,我好像就有點扛不住了。
但是,一覺睡醒之後,依然是精神百倍的坐到了電腦面前,審視著昨天的內容,構思著未來的內容。
我知道我的閱讀量其實沒有很多作者好,也知道文筆最多隻能算是及格。
這個問題是你什麼時候意識到,自己其實是個普通人。
但我想說的是,即使你意識到自己是個普通人了,也不要放棄。
如果時間重新回到2007年的夏天。
我依然會每天只睡4個半小時。
我依然會站在路燈下背政治背歷史。
如果時間重新回到2015年,我依然會開啟電腦,敲下那個屬於自己的故事。
高考之前,我會一邊擦著黑板一邊唱著歌。
然後走進那個屬於我自己的人生。
或許我註定平凡,但我不在乎。
……
在大王饒命之後,在此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