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兄弟,你這個一直隔,可是個病!進入京城,趕緊去治!”
那大漢憨笑著:“得罪了,得罪了,奈何多年前,因誤食了什麼東西,留下的遺症,看了多少醫者,都不得治,左右無關乎生死,所以也不管那麼多了!”
身旁有年輕郎君,見到幾人說話,感了興趣。
“依我之見,這個病,也並非不可治,只得尋那京城名醫,定能藥到病除!”
那大漢嘆氣道:“小哥說的極是,可那神醫藥費極高,我等小人,哪裡會有錢去看病,還是不去叨擾人家,留幾分薄面,混個好名聲!”
年輕郎君點頭稱是:“可惜,可惜,如今醫者不能施以仁心,天下蒼生悲以,唯有讀書為官,方能出人頭地。”
老者瞧著年輕郎君出口不凡,他搭話道:“郎君好志氣,聽郎君幾句話,是個讀書人,可是進京去太學府的學子?”
那郎君苦笑著:“自古百無一用是書生,太學府又豈能是我這等人能入,空有一腔抱負卻無機會施展,可悲可悲!”
新草聽到他們說神醫,想到娘子也需要,她問:“老漢,可知那神醫多少銀子方能治病?”
老漢看了她和裴詠寧一眼,“小娘子是打算進京求醫?”
新草笑了笑,“我們是投奔親戚去的!”
老者來了興趣:“敢問兩位娘子,可是明州人士?”
新草搖頭笑道:“不是,我們是幷州!”
一路上,很多人都聽她們口音是明州人,如今能從明州出來的人,大多數打聽明州的一位娘子的事跡。
說是明州有位娘子,以一人之力,救了百餘人,大部分為孩童。
被奉為轉世觀音菩薩。
所以,很多人想知道這位娘子的出聲來歷。
但,流言只說,這位娘子姓裴,至於全名,很少人知道。
如今她的牌位供奉在京城蕭郡王府的私宅佛堂中。
雖然新草和裴詠寧知道他們傳的是誰,可真救那些人的是她和葉桓,並非她一人之力,謠言以訛傳訛,就無限放大了。
老漢有點失落,他笑著道:“還以為聽你們的口音是明州人,沒想到是幷州人士!”
新草笑道:“幷州人怎麼了?難道不如明州人嗎?”
老漢搖頭抿嘴笑:“小娘子說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