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院裡,三個大爺在一起納涼閒聊。
一大爺易中海感嘆到:“現在國營企業福利還真趕不上那些個體,聽說連劉海柱都弄了個廢品收購站,生意火爆啊。”
三大爺連忙擺手,“拉倒吧,誰能說準明年又是什麼形勢政策啊,那還不是說變就變?還是鐵飯碗端的穩當,至少無論颳風下雨它都有一份收入不是?”
二大爺點點頭,“老閻說的是,我也同意他的說法,對了,聽說你家的大小子,要琢磨開飯店?”
“可不是麼,解成和於莉兩口子一直沒有什麼正經工作,也不知道被吹了什麼邪風,非得要開飯館,那得投入老鼻子筆錢了!”
一大爺笑著說到:“肯定向你借錢了吧?”
三大爺胳膊一縮,“可不是麼,我哪有錢啊,再說我可不想看著我的錢白白打了水漂!”
“那他們要是賺錢了呢?”
“那也和我沒關係!”
一大爺和二大爺對視一笑,都搖了搖頭。
他們兩人才不會相信閻老西說的話。
劉海柱和二東子的收購站開的是有聲有色,現在正是改革開放的新年代,個人實體經濟也不在那麼限制,不會再像以前動不動就扣個投機倒把的大帽子。
家裡有點老物件的,都會拿去換點錢來補貼家用,或者是籌集資金準備自己做點買賣。
那時候從鄉下回來的知青隊伍能排到城外去,城裡根本就沒有那麼多崗位,甚至有些企業還在裁員,這就更加推動和加快個人實體經濟。
一個個全都老大不小,總不能天天待著家裡惹爸媽心煩。
不過做生意也得講究方式方法,不可能全都賺錢,也不可能全都賠錢。
劉海柱和二東子他們兩人的收購站講究快進快出,除非特別值錢的,才會留著等待高價買主。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兩人就已經賺到了劉海柱不敢想象的數目。
當然,這點錢對二東子來說屁都不是,對於劉海柱可完全不同。
兩人把收購站從裡到外收拾翻新了一遍,又新建造了一個庫房,庫房裡面主要是裝一些怕曬怕雨的東西,至於廢銅爛鐵都有專門堆放的地方。
那間小屋子裡也收拾的相當利索,二東子的品位比較獨特,裡面裝飾的古香古色。
用二東子的話來說:“就算有貴客來談生意,咱這收購站的小屋也可以讓他們大開眼界!”
別的不說,就牆上掛的兩幅畫就很不一般。
平時二東子晚上就住在這兒,不然的話肯定會有賊來光顧。
一般情況下,沒人會偷到賊王的頭上。
二東子的真正本事和手段,就連劉海柱也沒有見識過,聽說他還會飛簷走壁的輕功,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這天劉海柱正在收購站整理倉庫,忽然聽到外面有個女孩在喊。
“劉海柱在嗎?”
這個好聽的聲音太獨特了,劉海柱立刻就知道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