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童養媳的春天 梅青> 第八十四章 人情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四章 人情 (1 / 2)

“種棵樹就把金子給挖出來了,劉大人卻捐出去蓋了書院。三十年的媳婦熬成婆,三千年的大道走成河,里正一翻身變成了知府;‘黃鼠狼’硬是要反著來,砸斷了腿不說,還丟了官。為善為惡,老天爺都看著哪!地龍翻身,也是劉小三元和喬探花敲鑼打鼓的喊著大家出城的。要不怎麼說好人有好報呢?”本地人都在背後稱戲稱前知府黃榮耀為黃鼠狼。

“話說中秋節那天晚上,劉公子帶著家人遊湖賞月,突然間船到了湖正中央,漏水了……”

現在滿街的茶寮裡,說書人都在說劉永安中秋夜憑藉功夫走繩救人的故事。

連帶的,劉知府和同梓書院又跟著出名了一回。

當然,最出名的要數劉永安的武先生徐清。甚至有人傳言,他是北少林掌門親傳的俗家弟子。

北少林掌門一般人是見不到的,但徐清卻在同梓書院授課,於是很多人家都動了心思,要把弟子送到同梓書院來讀書。

同梓書院風頭一時無兩,很多私塾卻因為收不到學生,直接關門大吉了。

就連劉永安外祖父家的小表弟都表示,不要在自己家的書院讀書了,要到同梓書院來上課。

劉成方聽了這些事心裡卻琢磨開了,兒子年紀輕輕名頭倒是不小,等到鄉試的時候,定要讓他落第一回磨磨銳氣,才能更好地發揮光和熱。

劉永安卻不知道他老爹的心思。

他這段時間,心情好得不得了。

劉成方雖不同意將鹿鳴書院和同梓書院合併,卻同意在鹿鳴書院沒建好之前,充許他們借用同梓書院的地方上課。

同梓書院往東,本是一片荒山,遍佈沙礫,上面長滿了刺蒺藜,蒼朮、野麻……

好在前兩年風調雨順,濠州府這一帶迎來了大豐收,書院買下的那些地也有了不少盈餘,劉家又自己拿出來一些錢,將那邊建成了一座別院,又建了個蹴鞠場。

現在鹿鳴書院的學生過來,讀書的地方倒是有,就是沒有住的地方。但為了不影響鄉試,院長決定讓學子們自己找附近的住戶解決住宿問題,實在家貧拿不出錢去租房的,書院才提供住宿。

這件事,不僅劉張灣的百姓得益,就是附近的很多莊子,都得了好處。

自家人擠一擠,騰出來一間房給秀才老爺住,得點零花小錢事小,說出去是做了好事,名聲好聽。這個時代的百姓,對讀書人有一種莫名的尊敬和禮遇。

就連劉永安,也邀了個同窗住在家裡。

這個同窗名叫郭之興,他父親就是幫王菁做的那位。

後來王菁雖給劉永安說過,讓他家賣不完的再拿來,但人家並沒有拿去賣錢,而是全部免費送給了劉永安。

算起來,劉家欠郭家一份人情。

郭之興本是有些不好意思來的,可是劉永安說了,“我家有難的時候得到了你的幫忙,現在我有能力幫你的忙,務必不要客氣。”

郭之興見推辭不過,也就應了。

不過,搬來的時候,給寶哥兒帶了好多手工藝術品,狗、貓、兔子、老虎、龍、螞蚱、蟈蟈……活靈活現,生機盎然。

“都是麥秸做的,看個稀奇。”他說道。

正好又是收高粱的時候,又用高粱稈子幫廚房做了好幾個鍋蓋,還編了個蒸籠蓋子。

倒是把劉永安弄得極不好意思起來,“之興,我是請你住這兒讀書的,又不是讓你來做手工的。”

郭之興道:“據說劉兄當年一邊背書一邊習武,我做手工的時候,也默背不就行了?”

劉永安不好再勸,倒是跑到山裡獵了不少野味,讓他休沐的時候帶回家。

“這東西不經放,我家也吃不完。”他說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