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絕對想不到,李嫣早就向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上陽宮等他喜歡的宮殿派遣瞭解煩軍將士,而現在,就有一位解煩軍將士,就站在角落裡,聽著李隆基和諸位宰相的討論。
解煩軍會一五一十地把李隆基跟大臣們討論全部記錄下來,至於要不要追加自己的分析,那是解煩軍將士的事兒,可最後的決定,卻是李嫣的事兒,解煩軍將士們的意見,對於李嫣來說,只是一個參考而已。
做主的人是她,她才是君主,就跟李隆基是大唐的皇帝一樣。
鹽,對於大漠的重要性,自然是不用說的,因此,關心這個訊息的人,很多。這不,河東裴氏的裴冕就特別求見李嫣。
裴冕是河東裴氏一族這一輩之中最為出色的子弟,見過他的人、知道河東裴氏的人都知道,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他以後勢必會出任宰相。按理說,即便以楊貴妃的得寵,她也無權讓裴冕成為李嫣的駙馬候選,更別說,把裴冕打發到這大漠上來了。
裴冕是自己要求來大漠的。
也因此,李嫣待他,也與一般人不同。
聽見裴冕求見,李嫣自然不會怠慢,連忙讓請。
裴冕進來之後,向李嫣行禮,起身之後,往邊上坐了,侍女奉上新鮮的瓜果,又悄無聲息地退下,把空間留給這兩人。
待裴冕入座,李嫣這才笑道:“裴公子新來,在鷹堡住得可習慣?”
因為裴冕的特殊身份,李嫣特別用了公子這一稱呼。
裴冕自己要求來大漠,這件事情,李嫣已經聽說了。只是,她還沒有決定好,要如何用裴冕。畢竟,裴冕出身河東裴氏,是河東裴氏這一代最出色的一個。
裴冕笑道:“謝殿下關心,下官甚好。”
裴冕顯然已經注意到了李嫣的稱呼,他知道,李嫣還沒有認可他。而這,也是他今日來的目的。
李嫣的治國才能已經體現在了鷹堡這座大漠城池上,而這些日子對鷹堡的瞭解,也讓裴冕知道了,李嫣,的確是一位明君,哪怕她是一個女人,一位年輕的公主。
“其實,本宮很意外,公子會來大漠。”
“哦?那公主又為何主動離開長安呢?”
裴冕在主動二字上,略略加了一點重音。
李嫣看了看他,道:“若是本宮說,父皇日漸昏聵。這個理由可足夠?”
裴冕就道:“那麼,臣可以說,十五年內,大唐必亂。”
笑容,立刻從李嫣的臉上消失了。
李嫣靜靜地看了他好一會兒,這才道:“看起來,還是本宮糊塗了。昔年五姓七望,如今七姓十家,裴氏能後來居上,果然是有獨到之處。”
“公主殿下謬贊了。在臣看來,公主殿下睿智,行事果決,遠勝諸位殿下。”
話雖然簡單,但是意思很明白,河東裴氏認為,李嫣,值得他們投資,所以,他們才派出了裴冕,他們這一輩最出色的子弟。
當然,會把裴冕派遣到李嫣的身邊,還是因為李嫣證明瞭她的出色。河東裴氏承認李嫣足夠出色,出色到了他們願意把裴冕派到大漠來,而不是留在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