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唯我惶惶大唐> 第318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18章 (1 / 2)

你忠誠的,是李隆基這個皇帝,還是大唐這個國家?

這可真是一個好問題,就是放在一千年後,明清兩代的文武大臣們都要遲疑一下,更別說這個時代了。而且這個時代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家天下和國天下。

李嫣知道,她的臣子們很聰明,而王忠嗣更不是蠢貨,她很好奇,她的臣子會不會想到後面的家天下跟國天下的問題,她也非常期待,她的臣子們對這兩個問題的反應。

大唐的宰相是典型的位低而權重,明明是宰相,可官位卻被定在了三品。這也造成了在大唐,能爬到五品和五品以上的官員就沒有一個蠢貨,無論是裴冕張裕這樣的文官,還是王忠嗣這樣的武將。而蘇瑾等人,不得不說,他們之前的上官把他們保護得太好了。

不過,李嫣並沒有等到那些臣子的回複就不得不離開新博望城。

因為昭武九姓中的安國王子屈底波向李嫣發了國書,邀請李嫣去兩國邊境做客。

這份國書送到李嫣的手裡的時候,在李嫣的小朝廷裡引起了激烈地爭吵,很多人都說,這安國王子怕是懷有二心,希望李嫣能三思而行。

李嫣想了想,就問一直坐在下面一言不發的王忠嗣道:

“王將軍,天寶五年,你曾經率軍大敗吐谷渾。而吐谷渾過去,就是昭武九姓。請問,你可注意到什麼沒有?”

王忠嗣道:“啟稟殿下,臣的確聽到一點風聲,就是不知道做不做得真。”

“哦?說來聽聽。”

“據說比吐谷渾、西突厥和昭武九姓更西面,有一個國家,喚作大食國,這個國家在其君主哈裡發的帶領下,迅速擴張,擠壓著西域各國的生存空間。而昭武九姓的安國,也就是安息州就深受其害。據說,安國的國王都死於大食人之手。臣以為,昭武九姓之人向殿下提交國書,目的就在於共抗大食。”

裴冕立刻道:“殿下,臣以為,昭武九姓恐怕不止向殿下求救,他們恐怕一樣向長安提交了國書。只是,臣以為,長安方面,恐怕不會給他們任何答複。”

裴冕的發言,立刻引起了一片驚呼,下面的大臣們紛紛交頭接耳。

同樣是參知政事的裴徽音忍不住道:“裴知院,請問您確信嗎?畢竟,安息節度使乃是大唐十鎮之一啊!”

沒錯,如今的大唐有十位節度使,安息節度使就是其中之一。而昭武九姓的安國,就是大唐十鎮中的安息州,也就是大唐的安息節度使鎮守範圍之內。大食人攻打安國,就等於是在攻打大唐的安息州,長安方面怎麼可能置之不理呢?

如果李嫣不是在水晶界做了二十多年的東土女皇,曾經蒐集了很多關於安史之亂的資料,她也會認為裴冕是在胡說八道,但是,此刻,她卻凝眉思考了好一會兒之後,便道:

“浩然,別忘記了,上次的政事堂和樞密院的聯合會議上,我們就討論過,一旦李林甫出事,安祿山就會作亂的可能。而安祿山一旦內亂,以他和他的族兄已經掌握的我大唐十鎮中的四鎮兵力,大唐,必亂。別忘記了,範陽、河東、河西,都在他們的手裡!”

沒錯,大唐十鎮,十位節度使,包括已經給了李嫣的朔方在內,河西、河東和隴右正好把長安、洛陽等大唐最重要也最繁華的地區包圍在內。現在,河西給了安思順,範陽、河東連同平盧都在安祿山的手中,一旦安祿山作亂,李隆基能往哪裡逃?

嶺南跟長安跟著萬裡重山,鞭長莫及,中原真要亂了,嶺南根本就不抵事兒!安息在河西鎮西北方,北庭節度使鎮守的北庭還要更遠。

如今河西在安思順的手裡,就沖著安思順是安祿山的族兄這一身份,將來大亂一起,河西立馬出事兒,而河西不穩,就等於說,大唐自動放棄了安息和北庭!

張裕立刻道:“殿下的意思是,若是大唐一旦內亂,河西節度使安思順,無論他是不是忠於朝廷,都會被安祿山牽連。河西會不穩。而河西一旦不穩,外面又有大食人作亂,朝廷就會對安息和北庭徹底失去掌控力。是這樣嗎?”

“不錯。”李嫣轉頭對王忠嗣道,“王將軍,你曾經掛四鎮將印,也曾經評定安息鎮內吐谷渾勢力。想來,你也很清楚,一旦朝廷失去了對安息和北庭的掌控,駐守在這裡的大唐將士們會遭遇些什麼,你也很清楚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