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嫣說,願意與世家共治天下,這句話,裴冕一直記著。可是當年化作焦土的博望城的慘狀,裴冕也一樣記著。所以,李嫣說願意與世家共治天下,可是裴冕卻永遠也不會忘記當初他跟著李嫣披麻戴孝一身孝地走在化成焦土的博望城的感受。
如果是唐皇李隆基,看他如今昏聵的模樣,裴冕也許還會在背後做點小動作,就跟每一個世家子弟,在出仕實現自己的抱負的同時,也回報自己的家族,鞏固自己家族的權勢與地位。
可問題是,李嫣不是李隆基。看博望城就知道了。奚族人激怒了她,就被她滅了族,可若是將來世家也惹怒了這位殿下呢?
這是很有可能的。就跟唐皇不喜歡跟人分享權柄,連自己的親生兒子也忌諱一樣,裴冕不認為,世家威脅到了皇權的時候,李嫣會當做沒看見。
因此,裴冕對李嫣釋放出來的訊號,心存疑慮,不敢輕易下決斷。
不過,當初來鷹堡的世家子一共有十二位,裴冕不過是其中之一而已。裴冕聽到李嫣說願意與世家共治天下的時候,會猶豫會思考,可是跟他一起來的其他人,卻不一定。
事實上,在裴冕專心於仕途上的發展的時候,十二世家子中,也有人則專注於奉承、追求李嫣,選擇這樣做的人,還不止一個。在他們看來,若是能把李嫣追求到手,成為李嫣的繼承人之父,比做宰相什麼的有前途多了。
道不同不足為謀。
既然雙方的思維模式不一樣,裴冕自然也不會找那幾個商議。他一個人靜靜地思考了好幾天之後,終於求見了李嫣。然後,當他走進李嫣的宮室,看到的,就是一群面帶喜色了宮人。
裴冕非常驚訝:“可是發生了什麼好事兒嗎?”
被他攔住的宮人高興地道:“回大人的話,是的。殿下懷孕了。”
裴冕愣住了。
他很快反應過來,笑道:“果然是喜事。”
李嫣不曾結婚,按照世俗的觀念,她本不應該懷孕。就跟當年的安樂公主一樣,當年的安樂公主仗著中宗皇帝和韋皇後的寵愛,小小年紀就跟好幾個人保持著特殊關系,以致於匆匆出嫁並且在結婚七個月的時候就生了一個兒子。
放在安樂公主身上是放蕩荒唐的行為,可是放在李嫣身上,就顯得天經地義、理所當然。
雖然名義上同為大唐公主,但是安樂公主只是仗著中宗皇帝的寵愛的帝女,而李嫣,卻是大漠上的霸主。她需要一個繼承人,同時,就跟唐皇李隆基在王皇後之後不再冊封皇後一樣,李嫣不想有個男人分薄自己的權柄,這完全可以理解。
所以,李嫣在自己的治下實施走婚制和訪妻制,然後在數年之後順利懷孕,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那宮女興高采烈地道:“是的。殿下剛剛頒布了教旨,讓我們預備産房。將來小世子會在諸位大人的見證下出生。”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也不怪李嫣多想。不管怎麼說,李嫣在水晶界的時候,可是貍貓換太子她可是聽了很多次,她不得不防著有人私下調換了她的孩子。所以,選擇在大庭廣眾之下生孩子,從而保證這個孩子是自己親生的,就成了必須。
沒辦法,誰讓她是女人呢。
聽到這宮人這麼說,裴冕都驚呆了。可是驚訝過後,他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關竅。他暗暗驚嘆李嫣反應之快、之果決。
不過,作為一個男人,一個典型的世家子,産房汙穢,這種思想由來已久,所以,他還是很快地轉移了話題:
“那請問,殿下現在是否方便……”
畢竟,女人懷胎的頭三個月是極其要緊的。為了孩子,也為了女人自己的健康,安胎是必須,少思,更是關鍵。
那宮人笑道:“裴大人請放心,公主殿下有請。”
對於這次懷孕,李嫣其實早有心理準備。畢竟,在水晶界,她都生了八個孩子了。
不過,無論多少次,在生産這件事情上,她都需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所以,聽到裴冕跟她道賀的時候,李嫣含笑道:“啊,多謝你了。這段時日,我情緒起伏不定,如今可算是找到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