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裡有唐人在,肯定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他們:純粹是你們想多了!
可事實卻是,伍秉鑒跟六大晉商之首,七個人,坐在那嵌大理石的紫檀大圓桌前,七個腦袋,湊到了一處,小聲道:“既然如此,我們,合計合計?”
其餘六個腦袋一齊點了點頭。
可是這話出了口,這七個人都是好半天都沒有說一句話。七位東土有名的大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是不知道如何開口。
過了好一會兒,才聽伍秉鑒道:“諸位相與,既然我是客,就由我做這拋磚引玉的磚,可好?”
老亢頭等晉商家主連忙道:“伍相公請。”
伍秉鑒道:“那在下就直說了。別的不說,就說這皇竹草的買賣,唐人買起皇竹草,一根一個牡丹幣都不帶眨眼的,由此可見,唐人有錢,而且頗有些不把錢當錢看的模樣。如今皇竹草的價錢是穩定下來了,但是,朝廷不可能任由天下的百姓不種糧食。若是以前也就罷了,如今那韃子皇帝都已經淪為階下囚了,那麼,朝廷勢必就會把米麵的價錢都抬上來。”
喬全美道:“伍相公的意思是……我們正好可以囤積糧食,大賺一筆?”
伍秉鑒立刻搖頭:“不不不,在下的意思是,自古以來,君王就極其忌諱在口糧上囤積居奇。固然我們看出了,以後這米麵的價錢會大漲,但是,我們這一次,卻不能掙這個錢。若是我們這麼做了,只怕,只會招了上頭的忌諱!”
不用伍秉鑒說,在座的六大晉商的家主都點了點頭,就連靠著買樹梢而聞名的喬家家主喬全美,在遲疑了片刻之後,也點了點頭。
曹家家主曹文是便道:“正是如此。大家也不是那等小商販了,自然也不會盯著眼前的那一兩個銅板。我們如今手裡最值錢的是什麼,不是地窖裡面的白銀,而是我們手裡的人、我們手裡的商道。只要商道依舊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裡,就會源源不斷地為我們帶來銀子。韃子皇帝統治下的華夏窮,我們就能夠掙那麼一點,但是唐人有錢,有了商道,我們將來能掙更多!”
眾人紛紛點頭。
這倒是。
有了商道,還怕沒有錢來?
渠家家主渠驍道:“只是,朝廷如今對印子錢這一塊管得極嚴。要做這個買賣,不但要繳納大筆的押金,還有利息的控制……”
眾人一聽,立刻齊聲長嘆。
晉商也好徽商也罷,就連潮商和曾經廣州十三行的商人們都一樣。他們普遍在掙了錢之後,要麼是回家購置大量的田地做地主,要麼就是把大量的白銀存在地窖裡面。
可以說,在這方面,這個時代絕大多數的東土商人在這方面的意識可說是落後的。
按照唐人的法律,要開啟銀行業務,需要大量的保證金,這一點,以伍秉鑒和眼前的六大晉商的家底來說,就是一家力有未逮,兩家合作,還是能夠湊得出足夠的保證金的。可問題就在於,唐人對利率的控制實在是太嚴了。可以說,按照唐人律令上規定的最高利率,那他們做慣的高利貸買賣,怕是做不下去了。
老亢頭摸出了唐火,點起了旱煙,吧嗒吧嗒地抽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