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3章 (1 / 3)

離開韶景軒走出李嫣的宮殿,走到臺階下等馬車的時候,腓特烈忍不住回頭又望了一眼那巍峨的鬥角飛簷的古東方式宮殿,以及宮殿兩側的漢闕。

也許,未來他再也沒有機會來到這裡了吧?

如此長嘆著,腓特烈二世的心中卻沒有多少遺憾。

他就是這樣的人,要做,就要盡全力去做,贏了,自然好,輸了,那也只能放下。跟七年戰爭裡的時候不同,七年戰爭中,腓特烈是認為自己有贏面的,所以最後輸了,他才那麼絕望,而沙皇彼得三世對他的崇拜挽救了他的命運。可是這一次,李嫣的軍隊,是用一種勢不可擋的碾壓姿態正面擊潰了他的軍隊,不但破除了他的突襲計劃,還俘虜了他。

七年戰爭之後,腓特烈清楚自己還有勝算,可是這一次,他知道,李嫣吞併普魯士已經勢在必行,而他,根本就什麼都做不了。

他最重要的倚仗,他手裡的那支軍隊,已經沒有了。

而把人民交給李嫣,對於腓特烈來說,並不是那麼難以接受。如果普魯士淪落到了農奴制的沙俄或者奧地利手中,他絕對不會甘心,可是普魯士到了李嫣的手裡,他會感到安心。

因為比起歐羅巴的諸多君王,李嫣是唯一一個熱愛著人民並且能夠真正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的君王。

李嫣的那些政令,腓特烈二世本人也欽佩不已。他當然看得出來,那些政令跟他實施的改革有多麼地神似,也看得出來,他的改革和李嫣的政令的區別。就是這麼一點點的區別,在真正實施起來的時候是非常非常困難的。因為每一個差距的背後,是堆積如山的錢糧,是兩國的巨大的經濟壓力和糧食生産壓力。、

李嫣做得到的事情,腓特烈二世做不到,雖然他自己也很想這麼做。造成這種差距的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兩個人背後的國家的生産力。

“現在,我能安心去追求我年輕時候的夢想了。”

腓特烈帶著釋然的笑容,對自己如此道。

他轉向剛剛停到他跟前的馬車,出乎意料,竟然不是他的馬車,而且馬車裡面竟然坐著一個俄國的顯赫人物波將金伯爵。

沙俄的政治體系跟歐羅巴諸國不同,尤其跟英國不同,因為內閣名聲很壞,早在伊麗莎白女皇時期就被解散,伊麗莎白女皇還恢複了沙俄的元老院。

而波將金伯爵,不但是俄國的上將,還是陸軍院副院長,為俄國非正規軍統領。

當然,雖然他奉詔返回聖彼得堡的時間不長,可是訊息靈通的人都知道,這位不但是俄國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得力幹將,還是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情人,在俄國相當有權勢。

“啊呀!這不是腓特烈大帝嗎?真是幸會!”波將金用一種略帶誇張的口氣道。

每一個俄國人都知道,葉卡捷琳娜二世本出身于波蘭,是普魯士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小公國的公主,她之所以能夠加入沙俄,成為彼得三世的妻子,就是因為得到了腓特烈的大力支援。

腓特烈道:“原來是波將金將軍,真是幸會。你是作為沙皇陛下的特使來比利時的嗎?”

“是,是的。”波將金連忙鑽出了馬車,對腓特烈行禮,恭敬地道:“女皇陛下有意跟比利時結盟。”

“代價是比利時必須承認俄國對波蘭的權力,是這樣嗎?”

波將金的臉上閃過一絲不自在,他道:“是的,腓特烈陛下。實際上,這是比利時方面先提出來的。”

波將金可是對那個姓賀的年輕人的表現記憶猶新呢:

——畢竟,女皇陛下的遠見,在下早有耳聞,“陸地蠶食鄰國、奪取更多出海口”的戰爭方針絕對能讓沙俄進入歐羅巴列強之顛,問題是,我們比利時也希望能夠鞏固在普魯士的利益。若是兩國因此起了沖突,那隻會讓奧地利和奧斯曼兩國漁翁得利。因此,我帶來了我國殿下的誠意,尊重俄國在波蘭的現有利益,日後,波蘭國王依舊由沙俄方面指定……

這個賀使節不但本身口才了得,還是一個高手,一個劍術的高手,只是一擊,就讓沙俄的宮廷禁衛軍統領長劍脫手,也讓葉卡捷琳娜二世對他起了愛才之心。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