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46章 (1 / 3)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很多話,老祖宗們幾千年前就已經說透了。

曹巒不是唯一一個往大漠草原深處推廣綿羊的商隊首領,而驅使他走這麼遠,把綿羊帶到這麼遠,也無非是因為利益兩個字而已。

連大漠深處的阿古拉部落都受到了影響,更何況是羊毛等相關産業鏈的中心的晉中。

曹家不是唯一往大漠深處推廣綿羊的晉商家族。如果說當初曹家跟李嫣的宣徽府接觸,六大晉商家族裡面還有人觀望的話,那麼,一年後,幾乎每一個晉商家族都想在羊毛生意裡面分一杯羹。

無他,羊毛的利潤實在是太豐厚了,豐厚到了令人瘋狂的地步。而瘋狂的羊毛給晉中帶來的變化也是極其巨大的,這一點,晉中的每一個百姓都感受到了,其中老人體會最深。

亢家的老亢頭便是其中之一。

這個老頭兒,如今的口頭禪就是“罪孽啊罪孽。”

老亢頭是過過苦日子的,他很清楚饑餓是什麼滋味兒的。可是這世道變化得太快,讓他有些接受不能。這不,這天,他穿著短打,騎著他那隻小毛驢兒,顛顛地走在臨汾的黃土路上。

以前在滿人的統治之下,他穿著雜綢的滿式長袍、馬褂騎在他的老夥計,那隻毛驢兒的背上的時候,他一點都不覺得不好意思。因為那個時候,北京城裡,那些滿人的少奶奶們回孃家,也是騎在毛驢兒上。

可是如今呢?

唐人,唐式袍服,高頭大馬,不知道為什麼,老亢頭就覺得自己不適合這樣的裝扮,一來,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氣質不大適合,唐人穿那峨冠博帶,面如冠玉,英姿勃發,氣宇軒揚,怎麼看怎麼好看,可是老亢頭覺得自己穿著那樣的峨冠博帶,就好像猴子一樣,沐猴而冠,太不像話了。二來,他是捨不得他的老夥計,他那隻毛驢兒。這只毛驢打爺爺那輩就跟著他,如今都第五代了。老亢頭覺得,如今外面拉羊毛都用不上毛驢兒了,難道捨得讓自己老夥計的子孫進了屠宰場、祭了五髒廟?

亢家不是沒有錢,從明代末年,亢家就是山西首富了。老亢頭只是捨不得自己的毛驢兒,因此,每天都會穿著細布的短打騎在他那隻毛驢兒的背上,腰裡別著他的旱煙袋,在臨汾鄉間的小路上溜達一圈兒。

反正臨汾就這麼大,誰還不知道他老亢頭啊?

哦,最近兩年,還真有人不認得他,誰呢?從西安那邊逃來的難民。

這不,這老亢頭騎著毛驢兒在臨汾自家田地四周溜達了一圈,正打算回家,遠遠的,就看見一大家子,拖家帶口,往臨汾這邊來。為首的那個男人,肩上揹著繩子,那是拉車用的,那後面的平板車上坐著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太太,老太太的懷裡坐著一個紮著小編兒的男孩兒,邊上走著一個挑著擔的女人,那扁擔的籮筐裡面,一邊一個,左邊是一個八歲的男孩兒,右邊是一個五歲模樣的男孩兒。車的另一邊走著一個十四五歲、梳著大辮子的女孩,女孩的背上揹著籮筐的,手裡牽著一個約莫七歲的女娃娃。

看到老亢頭的時候,那挑著擔的女人就快走幾步,走到老亢頭身前,帶著幾分謙卑,幾分討好,道:“大爺,請問,這裡是不是臨汾?”

城門太遠了,門上的字看不清。

老亢頭道:“打西安那邊來的?”

“誒,哎!”

“想知道,如今的山西,是不是跟傳言那麼好?”

“哎。我們,我們就是聽說山西好,所以才,才拋了家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