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33章 (1 / 2)

雖然說後來的史學家們有不少人都認為,這次的電臺訪問,讓李嫣有機會竊取了法蘭西大革命的勝利果實,但是,在當時來說,其實法國人還擔心李嫣不肯接受法蘭西的王位。

因為透過繼承權來接受法蘭西的王位,就等於是要接手法蘭西從路易十四時期開始就不斷累積而高達十二億裡弗爾的國債!

更不要說,如今的法蘭西工業、農業生産幾乎被破壞殆盡,城市裡充斥著大量的破産者和乞討者,為這些人提供工作崗位和福利,對國家財政來說,更是巨大的壓力。

唐國大公報也發表了專題,很多學者都憂心忡忡地表示,接手法蘭西,很有可能拖垮唐國的經濟讓唐國萬劫不複。

但是,李嫣跟這些專家們提出了不同意見。李嫣公開表示,國家從強盛走向毀滅固然能夠讓野心家賺到大錢,可是國家從極致衰敗走向繁榮強盛的過程中,一樣能夠蘊藏著巨大的財富,因為真正能夠稱得上財富的,除了國土之外,就只有人民勤勞的雙手。

最後唐國的政事堂和左右議事廳的諸位官員在法蘭西代表的見證下舉行了投票表決,拉瓦錫夫婦的那兩票成了決定的關鍵,贊成票比反對票僅僅多了兩票。

守在收音機和廣播前的巴黎市民得到表決的結果的時候,就好像過節一樣,高呼著萬歲。

表決之後,政事堂的左議政大臣代表所有的唐國官員提出:為了防止唐國的經濟被拖垮,女王有責任也有這個義務,每年定期公開自己的財産,以保證自己呼叫的每一筆金錢都在臣民的監督之中,保證女王不會呼叫國庫庫房裡人民繳納的賦稅。同時,接手法蘭西王國之後,外朝會按照接手的公有土地面積的比率來承擔法蘭西王國歷代國王累積下來的國債。

這個條件,只要有腦子的人都聽得出來,其實對女王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但是,效果也是十分顯著的,法蘭西的人民被感動不已的同時,也發誓效忠女王。

唐國和法蘭西正式宣告,兩國合為一國。

而兩國合併之後的第一件事情,那就是處理法蘭西大革命的後續事情。而在處理法蘭西大革命中大量的貴族死亡導致的繼承問題的同時,遺産稅也正式登上了舞臺。

原來唐國會典裡面明文規定,財産超過一百萬裡弗爾的個人或者家庭,在進行遺産繼承的時候都要繳納遺産稅。按照唐人的解釋,那就是為了防止透過繼承,大量的財富,尤其是土地集中在少數的人的手裡。所以遺産稅有三檔,其中合法的婚生子女需要繳納的遺産稅是百分之十。也就是說,合法的婚生子女在繼承父母的遺産的時候,繼承來的固定資産,從土地到房産,有十分之一必須上繳國家。非固定資産也有十分之一要上繳國家。

而由親戚來繼承,那麼,遺産稅的比例則是百分之二十。

私生子女,或者說,非婚生子女的繼承權最靠後,而且固定資産遺産稅和非固定資産遺産稅是不一樣的。私生子女的固定資産遺産稅是百分之五十,而非固定資産遺産稅是百分之三十。

當然,關於婚生子女跟非婚生子女的認定和區別,唐國的法典裡面有非常明確又詳實的規定。

而大革命遺留下來的財産問題,王國還成立了專門的經濟法庭來處理,而大革命之中首次出現的陪審團制度也被沿襲了下來。

比方說,當年的彭蒂耶夫郡主、沙特爾公爵夫人,後來的奧爾良公爵夫人、“平等的寡婦”路易斯·瑪麗·阿德萊德·德·波旁彭蒂耶夫依靠法律的手段,追回了她的父親和丈夫留給她的大部分財産。

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當時的經濟法庭還是偏向於那些農民的,很多原本屬於教會和貴族卻被分給農民的土地並沒有被追回。

這再度激怒了教廷。

是的,李嫣公開表示什一稅不合法,早已經激怒了教會和當時的教皇,更別說,她要求的,限制教會擁有的土地了。

教皇發表了公開宣告,表示他拒絕為李嫣加冕為法蘭西的新王。以神聖羅馬帝國和西班牙為首的眾多天主教國家紛紛響應。

李嫣的行動更加幹脆,她直接調動了軍隊,劍指南方的教皇國。

不得不說,這個時代的教士和各國王室們都太小看了自由和平等的思想對人民的影響力了。就跟另一個時空裡的拿破侖一樣,李嫣的軍隊經過之處,那些神聖羅馬帝國城邦的領主、貴族和主教們紛紛望風而逃,而那些平民家庭出生的年輕人們則舉帽歡呼,慶祝新時代的到來。

教皇和諸多主教淪為了階下囚。

教皇剛開始的時候拒絕為李嫣加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