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期的唐國大公報加印了一次又一次,哪怕加印了四次,依舊供不應求,別說英國的喬治三世和威爾士親王,就連神聖羅馬帝國的新君弗蘭茨二世都買了三份,一份做了剪報,收藏在了他的日記本裡,一份折疊了,壓在他的寫字臺的玻璃下,讓他每次坐下就能夠看到,另外一份,則被他送給了他的兒子。
可以說,當時整個歐羅巴和美洲都在注視著法蘭西和唐國,注視法蘭西,是看著這個歐羅巴的老牌封建強國走向覆滅,走向瘋狂,注視唐國,是因為當時唐國是當時公認的世界第一強國,很多人都認為,唐國的強大,也許只有遠東那個古老的國家能夠相比擬。
在這樣的情況下,唐國大公報的第一次電臺訪問節目,可以說,舉世矚目。
唐國引進了英國的專利法,受惠的,顯然是唐國,因為唐國擁有的專利,顯然比英國多出很多很多。而英國方面,為了得到唐國技術轉讓和技術援助的優先權,不得不在這方面進行退讓。
在巴黎依舊血流成河的時候,英國和唐國已經完成了一系列的談判,並確認了英國現有的技術專利以及唐國的優視,也完成了一系列的準備工作之後,唐國大公報這才成立的電臺。
其實,這項技術在私底下早已試驗成功並且已經進行過兩次較大的完善,使得電臺的功率達到了六百瓦。而六百瓦的功率,讓王國在歐羅巴全境的主要城市——只要有大公報的辦事處,並架設了相應的裝置的地方,都聽到了這次的女王的專題訪談節目。
包括巴黎和倫敦。
因為唐國的大公報在這兩個地方也有辦事處。
當然,這次的訪談,其實是有稿子的,但是,對於當時的民眾來說,這是一個新奇的事物,更重要的是,很多民眾對訪談的內容深信不疑。
比方說,唐國大公報的總編輯在節目裡面這樣問李嫣:
——陛下,很多民眾來信提問,你在凡爾賽的時候,衣著華麗,首飾絢麗奪目,目擊者眾多,可是這些年,您定期乘坐火車往返於興慶宮和無憂宮的時候,衣著可以說相當簡樸了。請問,跟告訴我們原因嗎?
——哦,當然,因為我的身份不同了。
——您的身份不同了?這是真的嗎?
——是的。在凡爾賽的時候,我只是一位公主,並沒有加冕為君王。作為公主,尤其是一位年輕的公主,我剛到法蘭西的時候才十五歲,基本上可以說是一個小女孩,花的又是自己的錢,所以在花錢上,只要我沒有超支,沒有去借錢來支付我的開銷,那麼,無論我花多少錢,做多少件新衣服,打多少首飾,這些,都是我的自由。因為我花的是自己的錢。所以我完全可以問心無愧。
——您沒有借過錢,對嗎?
——您很壞心眼,設了一個陷阱哦。我借過,剛到巴黎的第二天。不過,我用了首飾做了抵押。所以我還是用的是自己的錢。
——哦,陛下,請寬恕我的冒昧,我想,這也是民眾想知道的。那麼,說說現在。現在,為什麼您的衣著打扮,比起當初,為什麼如此簡樸。
——當然因為是我加冕成了女王。作為一國君主,註定了我的一舉一動被世人關注。今天我對某道菜餚多誇贊了一句,比方說,南尼德蘭的貽貝,明天,下面的人就會要求南尼德蘭進貢更多的貽貝,那麼,貪汙和受賄也會隨之而來。不夠透明的政令就是這一點麻煩。雖然我從來沒有要求過,但是,人民的負擔肯定會增加,而這個責任,到頭來,肯定是我這個君主來背負。雖然我從來沒有下過這樣的命令。
——您沒有下過這樣的命令,但是責任一樣來您來背,您的意思是這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