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竊竊私語,程慧琳道:“方知院,若是我們不能留住他們的話,他們會去別的國家,好比說英國吧?”
方敬業道:“那麼。你們認為,讓師門接受他們的可能性……”
“方知院,我們是陛下的臣子,卻不是師門的長老、客卿之流,無法替師門做主。而且,我們也不需要師門接受這些人。”
“嗯?那你的意思,難道是,辦新的學堂嘍?”
“當然不是。”程慧琳道,“不過是讓將作監下面的匠師們,好比說萬花天工門下,或者是煉丹士們,在這些人中間選擇一些自己中意的人,或者是三五人,或者是七八人,跟隨在左右。就跟我們當初在門中教導新弟子一般。簡單的說,就是建造一個合適而又開明的環境,先把人留下。然後,再來看這些人會拿出什麼樣的成績。”
玉虛觀觀主≈參知政事李謙益:“只是這樣一來,就會出現費用。總不好讓匠師們自己貼錢吧?”
別的不說,就說那些煉丹士們,雖然玉虛觀對門下弟子與補貼,但是煉丹這個玩意兒實在是太燒錢了,門派的那些補貼,哪裡夠用的?因此,玉虛觀門下,很多人本來就是皇家子弟,要麼就是世家子,家裡有錢,也砸得起錢讓他們玩煉丹,而且這些人就是再痴迷煉丹,他們也會訓練出一批管家管事,幫他們料理産業,因此,他們只要安排好事情,自然就不用擔心收入,可以繼續煉丹了。
李謙益一點都不懷疑,有人做助手,這些人還會忍得住?只怕把自己的全部財産都砸進去的,將不是一個兩個,所以,必要的補貼也是必須的。
程慧琳道:“李知院,恕下官冒昧,下官認為,為了防止不必要的浪費,還是增加一些限定為好。煉丹,實在是太燒錢了。”
太宗皇帝和高宗皇帝當初都有讓煉丹士煉丹,當時消耗的財帛,政事堂每一個人都是心知肚明。所以,為了防止不必要的浪費,還是加以限定為好。
“程知院認為,加以怎樣的限定為妙?”
“看結果,發放津貼的形式如何?”
“你什麼意思?”
李謙益立刻皺眉。
“自然是不想有人利用朝廷的賦稅為自己煉金丹。”
“那是為了陛下煉的!”
“陛下讓你們煉丹了嗎?”
眼看著李謙益和程慧琳之間的氣氛越來越緊張,似乎就要大打出手,上頭的左議政大臣就開口了:
“好了,既然這樣,你們先寫個章程出來,先走政事堂,若是諸位沒有異議,再呈交陛下,請陛下批複。”
“是,大人。”
這天的議題很快就如此結束了,雖然當時的政事堂的諸位大臣並沒有非常重視此事,因為他們的公務實在是太多了。
下面的匠師們剛開始的時候也並不樂意。他們跟這些人接觸過,雖然驚訝於這些人的聰慧和熱情,但是,這不等於說,他們就對這些人滿意了。因為在他們的眼裡,這些家夥的心裡充滿了異想天開,根本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助手。
因此,雖然通知下達了,但是,下面的匠師們並沒有選擇任何人作為自己的助手。
這些歐羅巴人,很多在剛開始的時候充滿了期待,有的人可以說失望之至,甚至準備好,要離開了。但是也有那麼兩個大著膽子,去興慶宮求見路易·菲利普。
路易·菲利普雖然不知道原因何在,但是他還是接受了老師的建議,打算在興慶宮內,再現當年曾經在法蘭西國王路易十五面前展現過的萊頓瓶試驗,並且邀請李嫣和她的臣子們觀看。
伊麗莎白·勒布倫有幸成為參與了這次盛會。她用兩幅人物、場景完全相同,但是人物表情卻完全不同的兩幅畫油畫,記錄下了那場盛會。
萊頓瓶就是一個玻璃瓶,在瓶裡和瓶外分別貼有錫箔。瓶裡錫箔透過金屬鏈與金屬棒連線,棒的上端是一個金屬球。跟當年略有不同的是,當年參觀的人是法蘭西國王路易十五的皇室成員,參與這次實驗的是七百名修道士,而這一次,參觀的是李嫣和她的臣子,而參與這次實驗的,是興慶宮上上下下一共八百位侍女和內侍,他們甚至被要求,取下自己身上全部的金屬物品,包括佩飾和頭飾,以免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