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嫣被封為邽王一事,迅速在長安和關隴貴族、世家門閥組成的權貴圈子裡面傳揚開了。這個圈子裡的人當然知道邽王這個王爵的意義所在,也就是因為清楚,所以,他們才會議論紛紛。
當然,作為政治漩渦的中心,太子李亨自然不會不清楚邽王的政治意義所在。怎奈唐皇李隆基這些日子以來吹毛求疵地找他的麻煩,就是李亨素來謹慎又仁厚,或者說膽小怕事,可次數多了,自然也受不了。
這個時候,李亨原來的太子妃韋妃已經被廢為庶人,就連杜良娣,也因為李林甫之故被廢,李亨身邊,也只剩下張良娣一人可以說話了。
張良娣聽說了李亨的牢騷之後,就勸道:“殿下,鎮國公主鎮守大漠,功勞大不大?”
“自然是大的。”
“公主被封為邽王之後,會不會威脅到殿下的尊位?”
“自然不會。”
“那公主可是對殿下多有不敬?”
“怎麼會!嫣娘可比鹹宜要好多了。”
當初武惠妃在的時候,鹹宜公主表面上乖巧,背地裡飛揚跋扈,就連當年的儲君廢太子瑛都在背地裡受了不少閑氣,更不要說當時還僅僅是區區忠王的李亨了。
對比之下,李嫣雖然跟李亨並不親近,可是應有的禮數卻是一樣不缺,就是這些年,李嫣在外,成了大漠的霸主之後,逢年過節,還有他李亨的生日,一應的禮物都沒有少過。
雖然禮物都是中規中矩的,可是李亨也知道,這也有為了保護他、防止唐皇忌諱的因素在。
對比李嫣的周到,鹹宜公主就大大不如了。雖然如今武惠妃已經去世多年,可是他們這些兄弟姐妹跟鹹宜公主等武惠妃的兒女並不親近,楊國忠上次折騰鹹宜公主及其駙馬,大家還在背地裡幸災樂禍。
原因也在這裡。
張良娣就道:“既然如此,那殿下還生什麼氣?”頓了一下,張良娣繼續道:“我雖然沒有見過鎮國公主殿下,可是這些年,聽鎮國公主殿下在外面打下如此基業,我也替她高興。不僅僅是因為我大唐公主不在為人魚肉,還因為從此之後,大唐北疆安享太平。陛下厚待鎮國公主殿下,不也是如此?”
李亨這才不說了。
他道:“你應該稱她為邽王殿下了。”
“是,太子殿下。”
張良娣脆生生地應了。
太子亨在屋子裡轉悠了好半天,這才湊近了張良娣,道:
“孤現在擔心的,不僅僅是這個,還有,你可聽說了,那個人,不好了。”
那個人,說的自然是李林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