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是跟著一幫子逃竄的大妖,沿著岷江江水朔流而上的,只不過所有大妖都是藉助岷江水系“龍神”之力飛行,緊貼著江面飛行,不僅省力,而且速度很快,卻沒有遇到林曉這種遇到祭壇禁空的情況。
林曉落下來的地方,恰好就是適才看到的那座關隘一樣的大山腳下,只不過是關隘江流下方。這裡零零星星也有十幾棟建築存在,看來還是有不少人生活在這裡的,只不過距離江面最近的一家建築,也有百丈以上的高度。
林曉的到來,竟然還引起了一陣小小的轟動——大約是與外界距離太遠,尤其是很少見到林曉這種打扮的道人吧。這裡人的口音,也與都江堰一帶的蜀人大有不同,嘔啞嘲哳聽起來十分的吃力,不過加上比比劃劃,林曉總算弄明白了這裡的人到底在說些什麼。
原來,這裡生活的人,自認為是當年跟隨大禹治水的部落後裔,只不過數萬年下來,部落早已繁衍生息,擴散到了岷江下游很多地方,這裡的人們只是負責看守、清理山那邊的遺址的,由於差不多三十年一紀才會有山外來人到此祭祀祖先,並且和山裡的人交換,所以這裡的人多少還並不閉塞,倒是出乎了林曉的意料。
不過山區生活艱苦,才是真的,不僅糧食收穫很少,儘夠餬口,而且還要忍受水中妖怪的欺壓——這還是因為此地距離祭壇不遠,水中也好,山裡也好,很多妖怪不敢過於接近,不過這些妖怪卻可以驅使那些沒有靈智的野獸前來騷擾,實在是牽扯了山民的大量精力。
林曉對於山民的艱辛也很同情,但是一時間也沒有辦法,因為生活艱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這裡地處深山,交通不便,即使有岷江作為水上交通要道,但是江水中還有無數的明礁暗礁,要是不將這些礁石清理乾淨,就算是林曉將岷江的所有大妖、小妖全部斬殺,也解決不了水上交通的問題。
這種情況,就算在林曉出生的現代社會,也是到了新華夏成立之後,集中國家力量,才能跨越無數高山大河,將鐵路溝通了每一個省和市,但是即便是蓬勃日上的共和國,至今也有縣一級的地區沒有能夠保證通行公路,就不要說鐵路了。
想當年汶川大地震,共和國是動用了直升機,才能在第一時間進入到汶川震中的,那可是已經進入到了二十一世紀,國家實力飛速增長的時代。而這裡呢,還是相當於林曉出生的世界隋唐的時代,僅僅就歷史程序而言,還沒有到封建社會最鼎盛的時期,再說這裡還是一個仙俠世界,有妖、有怪、有鬼還有邪魔妖道存在,加上正道仙佛,這些都是能移山倒海的存在。
饒是如此,蜀中聯通大江中下游的要道三峽,還有無數的暗礁存在,這可是連仙佛都弄不掉的!何況這裡地處岷江上游,屬於窮山僻壤的地方,也就更沒有誰來到這裡梳理河道了。
繞過飛沙關,就能遠遠地看到山民說的那處祭壇,那是建立在一座山脊終端的平地上,估計也是先人們用人力開鑿出來的地方,結合林曉在天上看到的地勢,這道山脊和江對面的山脊正好形成了兩條山龍,中間夾著一條水龍的樣子,而且這兩條山龍的龍口正好卡在這條水龍的腰間,而岷江江水中間的巨大漩渦,就好像水龍的傷口,估計這也是為什麼眾多的妖怪陸陸續續都投身進去的原因——有了大禹祭壇的存在,就等於直接開啟了通往岷***水眼的通道,形成了一個最快捷的方式。
不過就在林曉走向祭壇的路上,仔細觀察漩渦的時候,卻發現這個漩渦正在慢慢縮小,雖然速度並不快,但是按照林曉測算,大約兩個數時辰之後,這處漩渦就會消失。看來這是水中的主事大妖發現了不對,於是打算將水眼大門關上,拒敵於洞門之外了。
這如何能讓妖怪們滿意了,必須得趁著洞府通道還在的時候,就衝進去。要知道基本上是個仙家洞府,就會有護洞或者護山大陣,尤其是這種前古時代就存在的水府,禁制威力就更加強大——複雜倒是未必,但是一定威力強大,而且更加的原始。
雖然這類前古時代的陣法禁制並不複雜,但是即使是林曉這種天仙要說破解也十分困難,關鍵的地方倒是在於這類禁制需要耗費的法力,實在是太多了,多到就算是林曉這樣的天仙也需要不止一個同時輸入法力,才能正常的開啟。估計這也是大妖們沒有年年襲擊都江堰的緣故吧。因為就林曉看到的那些逃走的大妖,其中修為最高的也不過就是地仙圓滿,距離晉升天仙可不是差的一星半點,如果未來沒有奇遇的話,估計今生也就是如此了。
心裡確定瞭如何行動,林曉的腳步就開始加快速度了,雖然飛行被禁止,但是天仙一級的修道者奔跑起來,也是要比當年給李青準備的那匹野馬王要快得多,飛沙關到祭壇遺址這百里距離,也不過一個時辰的問題。不過林曉跑著跑著,總覺得不舒服,天仙吶,貧道可是天仙,竟然只能這麼奔跑,是不是有些掉粉啊?何況那些大妖雖然時沿著河道貼著水面飛行,可是祭壇距離江邊並不遠,按說江面也應該是屬於被禁制的範圍,那麼為什麼呢?
於是林曉就開了腦洞,會不會這裡實際禁制的只是高空,而不是低空,比如距離地面十丈或者二十丈、三十丈的低空就能飛行?那就試一試吧。
一種快要哭出來的尷尬表情出現在林曉的臉上,就像林曉猜測的那樣,貼地十丈之內,還真是不禁飛行的,而且這種禁制還不禁止沒有靈智的飛禽——當然只是在祭壇正上方還是不行的!
既然能飛,那麼就飛吧。林曉的速度一下子就提了起來。天仙劍遁是何等的高速,從奔跑到御劍飛行,也就是眨眼間林曉就已經撲進不斷變小的漩渦當中了。漩渦中倒是沒有佈置什麼陣法,但是隻是一樣極速旋轉的水流也就足夠了,即使是林曉這種天仙都覺得一陣子的頭暈眼花。如果要是正常的一個方向的水流急旋,林曉倒也無所謂,只不過這裡的漩渦乃是出自前古水府禁制,看似一體的急流,實際上卻是分為了千百股不同的水流,各自的旋轉方向也有所不同,甚至還有上下游走的,人在漩渦當中,身體各個部位都會有不同方向的拉扯之力,這還是多虧了林曉的太清神光修煉到了神動氣動,心神相合的地步,能隨著水流旋轉的方向自主調整,否則就是這個漩渦都能教一般的天仙受傷不淺。
其實說起來也沒有什麼,畢竟這是水府,是當年龍族龍宮所在,自然進出這裡的都是水族,而水族的模樣自然是很適應這種混亂繁雜的水流衝擊的。
但是不管怎麼說,林曉的道行法力在這裡擺著,何況太清神光無形無相,就算是法力等同於林曉的天仙,在不明底細的情況下,也照樣發現不了。(同級別的自然是這樣,要是面對的對手等級相差懸殊,還是能夠被人家察覺出來問題的)
於是林曉就有驚無險地順利從漩渦下到了水府禁制之外。
如同林曉見過的紫雲宮金母水府一樣,這裡的水府之外,也是有一處避水牌坊存在,在牌坊正中,是四個古拙蝌蚪文字,即使不識字的人見到,也會第一時間知道是什麼:岷江龍宮。
看到這四個蝌蚪文字,林曉放下心來,到地方了,就讓貧道看看這龍宮中,到底是何妖佔據了龍神大位,在這岷江興風作浪,危害人間。
此時,林曉已經下了將這裡的妖怪一網打盡,絕不放過一個的決心,以往的話,林曉覺得自己還是很仁慈的。
現在龍宮之外佈置新的禁制,林曉的本體在小南極修煉三垣二十八宿星神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參悟從終南石室中看到的經書,尤其是林曉最喜歡的符籙一道,下得功夫最多,現在也達到了不依靠法器、法寶,單單以符籙為根基,就能佈設大陣的程度,雖然對付不了天仙,但是對付這裡最高不過地仙的一幫子大妖還是沒有問題的。
布好了一個六合迷蹤大陣,封閉了龍宮的出口之後,林曉再起太清有無形神光,鑽進了牌坊下的龍宮通道,如魚游水一般,就來到了龍宮的宮門,然後藉助兩扇大門之間的一點點縫隙溜了進去——守門的小妖也只不過就是能感覺到一縷水流的波動。
龍宮之內別有天地,自避水牌坊之後,整座龍宮上方就好像罩住了一個無形的光罩,下方並無一點水漬,如同在陸地上修築的殿宇一樣,有河流,有玉橋,有假山,有四時不謝之花,八節長青之草,處處柳綠花紅,步步亭臺樓閣,真是一步一景,讓人流連忘返——至少林曉此時已經沉浸在美麗精緻的景色當中,有些不能自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