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處,現在電話網路也是遍及了整個的陽山島,三軍總基地那邊也是有了一臺‘小八一式電臺’。
就是在電臺的供電方面,中洲部落電瓶廠也是成功的投產了,能保證電臺的持續執行。
那是如今在中洲部落,當前生產的是最老式的鉛酸電瓶,這樣一種在現代位面有著是一百多年的品種。
這玩意的生產,真心沒有太大的技術可言。
以上的這些,算是不用他們繼續操心,憑藉著土著們如今的能力,就能夠繼續維持下去的一些工業門類。
但是除了這些以外,還是有著不少需要留人繼續指導的地方。
比如說:‘百年海軍’這樣一個說法,不知道都在胡彪耳邊聽說過多少了。
對比起來,中洲部落在滿打滿算之下,也就是成立了15天都不到時間的水兵部隊,可以說啥也不是。
還需要留下一個教官,多少讓他們知道今後該往什麼地方自己訓練。
同樣,步兵和空軍這兩個部隊,同樣是面對著嚴重的不足。
胡彪尋思著,怎麼滴!也得分別給他們留下一個教官,再指導上一段時間才行。
對了!因為前段時間裡,中洲部落的四處吸收土著加入的行動,在人員收穫上倒是取得了一個巨大的收穫。
到了昨天的晚上為止,中洲部落的總人口就是接近1.8萬人。
並且這樣的行動依然還在持續,雖然在規模上小了一些,但每天也有著一兩百人加入。
可以說在短時間裡,就讓中洲部落在人口和勞動力方面的不足,取得了一個脫胎換骨一般的變化來。
問題是為了接回那麼多人,好些船日夜不停的運轉之下,在油料的消耗就是有點嚇人了。
加上了鋼鐵廠和發電廠這些工廠,因為產能增加需要的原料,也是需要日夜不停的被運送過去,同樣每天都要燒不少的油。
這一趟中洲過來,帶過來的成品油庫存,現在都只剩下了兩百噸出頭的樣子了。
好在這一趟過來,除了帶成品油過來,胡彪他們還帶了一套小型煤化油的裝置,還有相關的技術資料過來。
這麼15天的時間過去了之後,這個理論上的生產效率,可以達到了50噸的煤化油工廠已經是建設了起來。
但是因為各方面的原因,如今每天只有2噸多點柴油的產量,可以說連杯水車薪這點都算不上了。
胡彪尋思著必須要深挖產能,達到日產20噸的程度才行。
這樣才能在減少大量的船隊活動後,勉強是維持住中州部落的消耗。
此外,因為實力上真心不允許的原因,目前中洲部落兵工廠的這一個計劃,依然完全是停留在了設想之中。
可就算這方面困難比較大,也不是他們就此鹹魚下去的理由。
結合著當前的實際情況,一個規模不大的修械所被成立了。
規模有限的修械所,自己造槍是不能指望了,但是用大量廢槍和機械廠加工出來的零件,修理一下破槍還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