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種聯絡手段,則是在相關的影視劇中那一種拖著長長的電話線,苦逼通訊兵們經常要冒著巨大危險,順著電話線查查哪裡被炸斷掉的野戰電話了。
需要說明一下的是,野戰電話這種東西在一戰的時期就出現了。
後續的產品,無非是縱橫式的機械交換機,在能夠容納的電話部數有著一些不同而已。
中洲戰隊這一次帶來的交換機,是在建國後生產的產品,同樣是縱橫式的機械交換機。
具體上不像是現代的電話,只要撥通一個號碼,就直接能找上想要聯絡物件的那一種。
而是需要讓人家接線員,將一條電話線插進了一個插口,雙方的電話線1線在某種意義上物理連線在了一起,才能是正式的通話。
因為這一臺交換機的年頭實在太長,上面的銘牌都磨損得厲害。
以至於這麼一時半會的時間了,連竹葉都是沒有搞清楚,這一臺老式的縱橫式機械交換機,到底是一個什麼型號。
不過這種事情的問題不大,只要知道這玩意能聯通上200門以上的電話就行。
所以,這玩意在操作上麻煩是麻煩了一些,但是放在現在中洲部落,需要解決的是有沒有的問題,就別想著太高大上的東西了。
再說了!真到了這玩意不夠使用的時候,中洲戰隊也刻意考慮一下,如何在末日世界這邊,攜帶和組裝出一些數字交換機的事情了不是?
對了!這一次竹葉過來的時候,還攜帶了配套的300臺電話。
就是那一種在老電影中,拿著手柄一頓的猛搖之後;接著開口來上一句,‘給我接XXX’的老古董。
話說!這玩意胡彪初次在清單中看到的時候,還很有那麼一點親切感;因為在他小時候,還見過老家附近水泥廠的傳達室裡,就有著這樣一個東西的存在。
甚至還看到過,有人用這玩意裡面的手搖發電機,改裝餓一番之後用來電魚用了。
這300臺的古董玩意,都是竹葉從單位的倉庫中,淘換出來的老貨。
所付出的代價,則是給看倉庫的老牛買了一條好煙就行了。
依然是那一句話,他們現在追求的是有沒有,初步實現‘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這麼一個初級階段的時候。
更多、更好的一些東西,需要今後慢慢地再安排。
就這樣,中洲戰隊本次過來的33人,終於是全部的集合到了一起。
同時,在這麼一段時間裡,目前所有居住在了中洲部落聚居地的4000多號人,幾乎都是分到了一整套從裡到外的衣服。
因為都是尾貨的原因,這些衣服可能不是多麼的合身不說。
並且因為有著太多的型號和款式,一時間看起來讓人眼前都是花花綠綠的模樣,一點都不夠統一。
可是最少有著一點,它們你怎麼也是正經的衣服。
於是,在感覺到了久違的溫暖之後,這些土著們紛紛在下午昏暗的太陽下,能自由地行動了起來。
勞動的號子,小崽子們的讀書聲又在沉寂了一個多月之後的中洲部落,開始重新地響徹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