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取出那根珍藏已久的虎筋,繃緊了勒在弓柄的兩端,做成了一張豎起來差不多到我胸口的半月長弓。
拉了一下,勁道還不錯,弓弦回彈時,竟能發出一聲嗡地類似於琴絃一般的聲音。
這一聽就很帶勁!
箭支我在前兩天也早就準備好了,是用一種實心的重竹子做成的,箭身必須要重,重的才有穿透力,才能打那些皮糙肉厚的野物,雖然這樣犧牲了一半的射程,但一般狩獵,都在五六十米之內,有這個射程已經足夠了。
箭的大小,比小拇指略粗,九十公分長,箭身一定要筆直。竹頭上,削細了,套上了彈殼與彈頭。
尾巴處,則用細線紮上了兩片剪平了的野雞毛,作為尾翼用,既可以平衡飛行,還可以旋轉,增加穿透力。
這種箭支,因為製造起來工序太麻煩,所以我暫時才做了五枝,這差不多也夠用的了。
我們進山打獵,肯定還要帶著槍防身的。
遇到獵物,打完這五枝箭,要是獵物還不倒,那它這時候也該跑掉了,那麼手上有再多的箭也沒有用。
另外這箭支是可以重複使用的,要是沒壞,撿回來還可以繼續打,算是一個無本的買賣,只要賣一把力氣就行了。
我搭上一支箭,用手指扣著,試了試,瞄了瞄,找到弓身的中心點。然後在不破壞弓身整體韌度強度的前提下,用匕首在中心點的一側,摳了個小凹槽。
這小凹槽,是用來拉弦時呈放箭支的,其作用,當然是修正箭支的方向,與方便瞄準。
條件有限,我當然也沒法在中間掏孔,那個得用鋼材弓身才能做得好,木質的,很容易把整張弓身都給掏壞。
最後在弓身的握把上,又被我纏上了一層布,方便拉弓時握持。
一張長弓,最終做了出來,除錯好後,我便急不可耐地躍躍欲試了。
我招呼了可心一聲:“快,丫頭!把這個大竹筒,給我放到前面二十米的平地上面去!”
可心一直興趣盎然地陪著我做完這張長弓,知道我是要拿這個大竹筒當標靶,嘗試一下效果。便很開心,屁顛屁顛地揹著大竹筒跑了。
幾個女人,聽到我的話,也都好奇地圍了上來。想看看這個耗費了我幾天心血的手藝,到底中用不中用。
我等可心轉了回來,搭上一支竹箭,拉了幾下弦,瞄準對面的大竹筒的中部。
最後,奮起膂力,把整張弓拉得如滿月一般。
弦一放!
“咻”地一聲!
竹箭飛射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