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錦知道,老太太這是為自己爭面子,也是為了給太子殿下提個醒。
玉錦心裡感激,向老太太行了跪拜大禮,這才離府而去。臨走之前還滿懷不捨的看了宋姨娘一眼。
宋姨娘是真心對她好,可是如今她並不能夠聽從宋姨娘的主意了。因為那些,都是難登大雅之堂的。
玉錦同時也為宋姨娘在相府的日子而擔憂。高氏和文錦都不是簡單人物,若是與宋姨娘針鋒相對起來,宋姨娘勢必是要吃虧的。
只是如今她連自己都顧全不了,更是顧不得宋姨娘了。
玉錦回到太子府的第二日,太子殿下便差管家給相府老太太送來了補品,也算是為昨日沒有同玉錦回門而賠禮道歉了。
半個月後文錦收到了清溪從南疆送來的書信。文錦幾乎是顫抖著雙手開啟的信封,那素白的紙張之上,卻只有區區幾個字。
“安好,勿念。望各自珍重。”――清溪親筆。
區區幾個字卻讓文錦聲淚俱下。清溪你是不想說太多,還是不能夠說太多呢?
雖是家書,可清溪嫁入南疆皇室,便是南疆之人,送到西楚國的家書,自然是關乎兩國之事。文錦知道,清溪的這些書信,也是被南疆國之人細細看過的。
文錦哭了一場,卻是為清溪生了委屈之心。於是將書信小心的包好,吩咐竹葉送了出去。
宋翊,你與清溪既然愛了一場,既然她痛苦,你也不應該舒坦。
雖說她和親一事並非完全是因為你,可是你與她的事,也是一個導火線。如今她嫁到異國他鄉,你心裡難道不愧疚嗎?
寧國公府,宋翊見到清溪的字跡,亦是三日閉門不出。自那之後,一向低調的宋翊竟然鋒芒畢露了起來。
皇上春狩之時,還為皇上擋了刺客一箭,自此得到了皇上的賞識。更是成為了御前帶刀侍衛。
宋翊已經開始反抗了,他終有一日會與如今的寧國公――宋國忠分庭抗禮的。
這是清溪帶給他的毅力。只怕是宋國忠也沒有想到,他送走了一個可以給宋翊助力的女人,卻是讓宋翊自個強大了起來。
兩個月的功夫一晃而過,六月中旬的時候,三皇子帶著幾個有軍功的世家子弟回京接受皇上的論功行賞來了。
一個月前,因為青黃不接,所以匈奴人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搶掠,三皇子英勇抵抗,更是與匈奴簽訂協議,在匈奴牛馬肥壯之時,匈奴會向西楚獻上千匹好馬。
作為回報,三皇子送與匈奴一些糧食,以讓匈奴人對付著過去饑荒之光景。
為此,匈奴人不禁對西楚感恩戴德的起來。
三皇子此舉是於國有利,於民有利,於天下有利之事。
雖然太子身邊的人向皇上上奏,擔心匈奴人有了糧食會發起戰爭。
但是被三皇子輕飄飄的一句,“那些糧食只能夠支撐匈奴人餓不死罷了。即便他們自己找死發動戰爭,我也會打回去的。”給應付過去了。
皇帝大喜,誇讚三皇子有勇有謀還有仁心。所以特意命三皇子帶領有功之人進京,以論功行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