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董事長交辦的事情,總經理和分管副經理,以及業務涉及到的幾個分公司經理全部到場。
唐盼團隊設計的這個自動化組合機械一看就很靠譜。
裝置並不是很龐大,全部擺放在那個大車間裡,大致佔了五分之一場地。
一臺電腦串聯著這好多種機械。
只有一個人坐在電腦前操作,其他人都站在圈外觀看。
“第一步是備料階段,根據圖紙用電腦計算出各種原料的數量,然後進行機械化裁剪,紙張跟秸稈使用兩種計算方式,同樣要用兩種裝置進行切割。”唐盼給大家講述著機械的原理和用途。
唐衛在那裡操做著電腦,電腦又在控制著各種裝置,電腦把方案全部完成之後,就根本不用人在管了。
不多一會,那邊一堆秸稈和紙張就全變成了經過機械整修的原料。
“第二步就是分平面進行組合裱裝。大小一樣的可以批次生產,一些有弧度的元件將在另外的模具裡面完成粘合。”
機械的快速有點讓人眼花繚亂,唐盼的這句話說完之後,那些原料就變成了一片片的元件。
“這些做完之後,就要進入了組合階段了。”
轉眼的功夫,圖紙上的機械就完全成型了。
“這是模型嗎?怎麼這麼小?”
楊寶玉過去端詳這個產品問。
圖紙上說的這是煉油裝置裡面的一個機械,做出來大小跟一個寫字檯差不多。採油裝置做好的時候楊寶玉可是見過的,跟那間廠房裡面的高低差不多,看上去很龐大的。
“這就是成品了,我們跟據大資料得來的依據。這種冥品只要比例一致,構建沒有缺少,到了下面就會成為原本的模樣。”唐盼告訴他們。
“是這樣嗎?”尤二寶問楊寶玉。
“這一點我還不知道,以前的紙火匠好像也沒有固定的比例和固定的大小。”
“尤董,這應該是沒錯的。我們可以根據一輛車的比例來看,可以縮小到原物的五十分之一。之所以再不能小了,是因為太小的話,裡面的部件調小就不好安裝。”
因為現場有這麼多的人,唐盼就用公事公辦的口氣說話。
“那我們現在就把這件成品送進焚化爐,看看效果怎麼樣。”尤二寶說。
“尤董、楊董。本來還有最後一道程式的,那就是檢驗產品與圖紙的契合程度,達到百分之百以後就可以自動執行到焚化爐,並且自動點火。現在這套裝置還在廠家趕製之中,很快就可以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