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另一頭吳岫雲一行,用過了飯,便跟著房牙子又跑了幾家鋪子。好歹選中了馬行街一間虧折倒閉的香藥鋪。
馬行街呈南北向。往北通往外城,向南與鐘樓街相交。傳聞,這條街原先是馬匹騾驢交易的場所,兼售賣馬具馬車及草料。最盛時,曾聚集了有上百個經紀,儼然是個繁華鬧市。
大煜立朝以後,太祖皇帝覺得,在內城裡販賣馬匹實在汙穢。便下令將馬市移到了外城。但此地人氣已聚,那些嗅覺靈敏的商人蜂附雲集。漸漸的,馬行街便由藥商香販佔據了街面。三十多年過去,這裡已然成為全京城最大的藥材及香料集散地。
吳岫雲知道,作為賣脂粉和薰香,這種專業化程度比較高的商鋪,應該在選址上,與同類商店相靠攏。這樣更容易招攬到目標消費群體。這在經濟上稱之集聚效應。而同類行業之間的良性競爭,或許還能形成多贏的局面。
所以,吳岫雲對這家鋪子的地段很滿意。只是,這個鋪子實在是小了些。
門臉只有一間,面寬不過丈二,進深不足丈五。
後頭倒是有個小院,但地方小得可憐。且沒有像樣的屋子,只挨著院牆砌了幾間低矮的廈房,剩下的便是窄窄的過道。原來的租客除留了一間給夥計住,其餘都做了庫房。
好在樓上倒有一間閣樓,勉強可以住人。
房主不肯將鋪子出售,只租出去生息。這間鋪子,門臉雖然不大,也就20個平方。但因市口好,所以賃資卻不便宜。一年竟要四十兩紋銀。
吳岫雲來到這異世也有幾日了。對這裡的物價也算知道了大概。大煜朝一兩銀子合一千文制錢。市面上一石米60公斤)要價一兩銀子。一斤豬肉賣一錢銀子。一個饅頭只七文錢。以這樣的購買力來算,一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250元至300元。
雖然看起來一年四十兩銀子不算太多,也就相當於人民幣一萬至一萬兩千塊。從現代社會來說,這樣的鬧市旺鋪,租金遠遠不止這個價。但考慮到這個時代的人均收入,也算是不便宜了。畢竟這裡一個普通百姓,每月的工錢也就一二兩銀子。甚至買一個黃毛小丫鬟也只五兩銀子。
好在這個數目吳岫雲還算出得起。當下便付了定金,約好了後日再來籤賃房的文契。
回去的路上,吳岫雲囑咐徐大個,明日安心在家等著王太醫上門應診。又叫徐青山和桃兒兩個,明日專心陪護。等後日,再讓徐青山去接毛掌櫃,一併商談租房事宜。
等回了李府,已然是誤了飯時。好在墨菊有心,將吳岫雲的飯食都放在院裡小廚房熱著。
吳岫雲聽說洗竹苑有小廚房,很是驚喜。忙問道:“咱們院裡也有小廚房?裡頭有廚娘嗎?”
墨菊一面替她盛湯,一面說道:“回奶奶的話,咱們院裡是有一間小廚房,就是西廂房旁邊的那間小耳房。平日裡也只燒個水、煎個藥,倒是不曾正經整治過吃食。廚娘也沒有,那些燒水的活計,一直都是於嬤嬤和蔡嬤嬤在做。”
吳岫雲喜出望外。原本她還在考慮,該怎麼安排徐嬸,這會兒便有了現成的法子。真是瞌睡遇上枕頭,正是時候!
吳岫雲歷來行事都是雷厲風行,是個急性子。所以,她一吃過飯就去小廚房視察測量,回來便一頭鑽進小書房畫起了圖紙。
李銘簡雖身在內室,卻一直支著耳朵聽著外頭的動靜。這會子沒了聲響,李銘簡也不由得泛起嘀咕。遂招招手,喚來侍立在門口的黃葵,壓低了聲音說道:“去看看她在幹什麼?”
黃葵歪著頭,大大咧咧地說道:“爺心裡惦記奶奶,何不自己去瞧。這般遮遮掩掩,奶奶怎生知曉您在關心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