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老臣以為李重山站出來,是要替遠在青海衛的漢王多爭取一點勝算,目光紛紛落在他身上。
李重山道:“立儲君,這是皇上身體康健時就曾對我們幾個老臣提過的想法,我們也知道哪位皇子最得皇上鐘意……”
他邊說邊看向已站在他此前佔的位置上的幾位大臣。
大臣被他的眼神一激,推推指指異口同聲說道:“對,沒錯,我們幾個都知道!”
“貴妃娘娘,”李重山繼續道:“皇上沉痾難愈,太后近日鳳體也不甚安好,這立儲一事恐怕還得辛苦您與我們一干臣等費時商議。”
崔貴妃攬著齊王的世子,神情平靜地坐在成康帝身邊,道:“社稷大事,我沒理由推辭。”
“皇爺爺!”小世子的手指無意間碰到了成康帝,反被五根瘦弱的手指鉗住了。
他看到病入膏肓的皇爺爺眼裡閃過精芒,可終究不明白其中的含義,而且此時的情況並不容許他一驚一乍。
進宮之前,齊王妃已經教過他,不管爹爹齊王和祖母崔貴妃怎麼鬧,他只能護在皇爺爺身邊。
崔貴妃問道:“皇上比較看重哪位王爺?”
這是圈定了繼承者的範圍,雖然她這樣說對其他皇子不公,但也沒辦法。
翰林院學士搖頭唏噓,搖車裡的,剛換牙的,剛會念詩的,都是些小蘿蔔頭,拿什麼去跟前面的十幾個哥哥爭?
“娘娘先不急,皇上心中雖已有人選,但最終還是得我等與娘娘共同決議不是?”
“是啊娘娘,自古立儲先立嫡立長……雖然我朝情況有些不同,章程還是得走一遍的,不如從二皇子論起吧。”
“二皇子慶王不良於行,三皇子術王心肺有疾,不是儲君的最佳人選,當從四皇子論起!”
陳冕捂嘴低聲道:“還好大皇子心地好,不然英年早逝這茬也得被這幫老骨頭扯出來編排。”
徐元問道:“你見過大皇子?”
“豈止見過,小時候我跟博章兄還被他抱過呢!”陳冕看李博章,發現他一臉沉鬱,勸道:“都過去多久了,看開些。”
“陳冕,你還記得大皇子臨走前跟咱們喝酒時說的話嗎?”李博章自顧自說道:“做太子,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徐元挪開,沒有和陳冕一樣去安慰心事重重的李博章。
坊間傳大皇子是因失足落水而亡,可依照陳冕和李博章的話,似乎其中另有隱情。
三人各懷心事站在紗帳後面,前面的大臣們已爭執得不可開交。
“李首輔,您來定吧,再這樣下去天黑了也沒個定論!”
東方亮說完,揹著眾人悄悄打了個哈欠,轉身正好看見徐元的目光往這邊探尋,乾咳幾聲別開目光。
李重山問過崔貴妃,最終還是由他來定。
“撇去幾位不符合儲君條件的皇子,便剩下歡王、齊王和漢王,諸位大人就對這三位王爺進行點評吧。兩刻鐘後,我和娘娘在此恭候。”
大臣們紛紛告退,湧入配殿或各處角落商議。
崔貴妃牽著小世子,對齊王使眼色,喚住將要出去的李重山,“李大人可否借一步說話?”
“徐元,你過來!”
翰林院的走在最後面,陳冕、李博章和翰林院學士已經被其他人擠著出去了,徐元正準備隨大流,沒想裡面東方亮開口叫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