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兒已經晚上快要八點了,這季節天早就黑了,誰看到警察也沒興趣圍觀,這跟白天兩碼事。
一般來說,湊熱鬧的時候都喜歡白天湊,這樣也安全...
閒來無事,白松就跟著去看了看...
這是一個典型的電動車電瓶被盜案件,小偷透過高層的樓梯一層一層往上爬,在23樓的位置發現了停放的電動車,然後把電瓶拆了下來,接著就離開了。
白松來的時間也比較巧,被盜的報警人下樓接警察,因為警察沒有電梯卡,需要報警人下來接,白松就直接跟了上去。
在電梯裡,他就聽了聽報警人的交流。
因為是盜竊電動車電瓶的案子,沒必要保密什麼的,所以電梯裡聊這些也沒啥避諱。
簡單的說,這個報警人每天都把電動車透過電梯帶到樓上,放在樓道里面。因為住在23樓的原因,覺得不可能被盜,就一直這樣把車子放在樓道,一年多了也沒事。
小區並不是高檔小區,電梯也很老,但電梯管理的還是很嚴格的,必須使用電梯卡,而且電梯卡只能去自己的樓層。
之所以有這樣的管理模式並不是物業多好,而是不這樣壓根收不上物業費。
當然,這樣的管理模式確實是會降低被盜的風險,所以報警人也就不太擔心,可沒想到還是有小偷如此有實力。
“你們小區我剛剛看了看,監控挺少的,主要就是電梯裡有監控。”警察說道。
“大門口有監控!”報警人道:“看看誰拿著電動車電瓶出去了不就好了嗎?”
“嗯”,警察道:“我安排我們的小弟兄去門口保安那裡調查監控了。”
“謝謝,謝謝您!這電瓶三四百一個,對我來說真的很重要,我們家老頭癱瘓很久了,就是靠我天天騎車去地鐵站那邊幫別人一起炸串,沒有電動車我可就麻煩了。”報警人明顯是有些著急。
“你們這棟樓都是廉租房吧?”警察道。
“嗯,我們這棟樓是,唉,感謝政府,不然我們更沒有活路了。”
這樓裡基本上沒有竄樓層的,所以只有人下沒人會在中途上,過了十七層,有一個人下了電梯之後,警察就看了眼白松:“你也是23層的?”
白松沒有用電梯卡,上來也沒按自己的樓層,警察就有些好奇。
警察這麼一說,報警人立刻就盯住了白松,此刻的她看誰都像小偷,她敢保證在這個樓層沒有見過白松。每個樓層一共有六戶,雖然說她不是都認識,但是天天坐電梯,總歸是會面熟,這樓層就壓根沒有白松這樣的年輕小夥子。
“我是住這個小區的,看著這邊有盜竊的,過來看看,我也是警察”,白松知道這時候瞎編容易引起雙方懷疑,直接拿出了警官證,給警察看了一眼:“自己小區有小偷,總歸要看看。”
警察看到警官證,沒具體看到工作單位什麼的,就已經相信白松是警察了,主要是白松這個樣子也不太可能是小偷。但警察就有些皺眉,心道這個同行這不是閒的沒事幹嗎?幹了好幾年警察難不成沒見過電動車電瓶被盜的案子?再看了看白松,他就覺得白松是坐機關的。
一般只有坐機關裡的警察才會有這種閒情雅緻。
而報警人就有些不樂意:“你說你們警察住的小區還有小偷來偷。”
面對這句話,白松就懶得回覆了,好在因為電梯沒有中途再停,此時已經到了23層。
電動車電瓶被盜,99%屬於治安案件,因此不可能有刑警來現場進行勘察,也就是派出所的民警查一查、看一看,勘驗的過程都非常簡單。
警察拿著手電筒照了照,發現就是簡單地鉗子夾斷了鎖,電瓶直接就取走了。
“大姐,這個腳印您看到了吧?您這邊樓道里只有小偷一個人的腳印,有上來的,還有下去的,這意味著小偷是走樓梯下去的,這樣錄影就找不到了。”警察道:“您過來看一眼,沒問題的話,我拍個照。”
“那不是有指紋、有腳印嗎?警察同志,你幫幫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