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松以為是民族菜,但沒想到就是漢族菜。
晚上看完演出,已經九點多了,按照導遊給的地點,白松開車到了一個大宅子這裡。
這地方距離古城只有四公里的距離,但說起來也不算近,因為麗城主要是圍繞古城而建,離開古城邊緣幾公里後基本上就不是城市區域了。
到了門口,白松抬頭往上看了看,還有些壯觀,因為門很高,又有十幾個臺階,絕對的高門大戶。
“這怎麼看也不像是飯館啊”,欣橋看著兩個大燈籠:“是不是找錯了地方?”
“地址是這裡沒錯啊”,白松也有些不敢肯定。
“你說你,還真的跑這麼遠過來,人家請你吃飯你就來呀?”欣橋道。
“有時候吧,這種特色菜在外很難吃到的。”白松道。
“你不是這種人啊”,欣橋有些好奇:“我記得王亮他比較貪吃。”
“王亮?那你是沒接觸過任旭...”白松隨口說完,接著道:“你餓不餓?”
“我不餓,再說,這都幾點了,我才不吃,我又沒你這麼大的運動量。”欣橋撇撇嘴,要不是白松執意要來,她才不願意過來。
要想成為女神,哪有晚上八點之後吃東西的道理。
“嗯,好”,白松道:“你一會兒就說自己身體不舒服,不想吃,然後就喝水就好。我自己一個人吃。”
“啊?”欣橋問道:“那你帶我來?”
“我得和他喝酒,往多了喝,喝出點情報來,你得把我接回去。”白松道。
“那跟我吃不吃東西有啥關係?”欣橋好像突然明白了什麼:“好,我知道了。”
“嗯,應該沒問題,也就是萬一”,白松道:“你知道該聯絡誰。”
...
向上爬了幾個臺階,白松發現這裡還真的是吃飯的地方。很顯然,這在以前,可能是建國之前是大戶人家,現在開了一家飯館。
而且最誇張的,外面看不到招牌,爬上臺階上才能看到。
環境倒是不錯,大院真的古香古色,裡面也有一些人吃飯,只是不知道具體有多少。
給導遊打了個電話,導遊立刻就從一個屋子裡出來了,把白松二人請了過去。
“這地方很貴吧!”白松看了看四周:“這都是真正的古建築。”
“哈哈,不貴不貴”,導遊道:“你也知道這是古建築,古建築其實都不允許開這種飯館的。這地方以前可是當地的高階會所,後來文化局查的嚴,牌子都摘了。這幾年越來越嚴,這地方估計幹不長了,但是老闆可能也想最後多賺點,就一直這麼幹著。來這裡吃飯的多是本地人,為了留住客人,價格也不貴。”
“還真是挺現實的”,白松點頭,表示理解。他以前在天華市,天中區就有大量民國時期的古建築。一旦掛上文物的牌子,拆遷是不可能的,稍微動一下都很困難。也不是完全不能做餐館,但是一些大餐廳是不可能的了。
“是啊,尤其是麗城抓的嚴,這個地方又...”導遊道:“我給你們講講這裡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