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方法,是馬支隊...馬局長當年的辦法,如今,已經十年未見了。
趙隊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曾有幸跟著馬局長一起共事過,那段時間,馬東來已經是很有名的年輕領導了,外號“抓隊”,就是天天到處抓人。
這個到處抓人的前提,得是你能找到誰是壞人...
這個整理材料的方式,不是別人學不會,而是太麻煩了,每個案子都得做大量的記錄,一些東西全得記在腦子裡,不是誰都能玩的轉的。
趙隊看了看熟悉的格式,抬頭看看了白松,思索了一會兒,輕輕點了點頭:“那行,這倆案子也放你那裡。”
趙隊的話,在場的幾個老民警都有些愣了,這幾本卷是趙隊當初接的,也是趙隊放進檔案室的,就這麼被白松抽出來,然後說“覺得是同類案子”,然後,趙隊就這麼認可了?
邪了門了...
不由得,幾個老刑看白松的眼神有些怪了。倒不是佩服,這些人都見過白松,現在大家在想的是,白松這跟馬局長什麼關係啊?以至於趙隊都這麼給面子?
這些老刑警們,對支隊的情況可以說了如指掌,遇到趙隊這個情況,也開始亂想了...
...
白松哪裡知道還有這種誤會,直接把四個入室盜竊的案子放在了一起,做好了一起偵查的準備。
趙隊不知道為何有些傷感,把案子的事簡單說了幾句,給大家佈置了一些工作,就離開了辦公室。
孫東這邊的搶奪案依然是重中之重,惡劣性質擺在那裡,幾個人還在那邊調查東西,能留給白松這邊的人手實在是不多。
這時候也不是客氣的時候,白松看了看孫東那裡人員的配置,叫了兩個年輕的民警,打算開始辦這個案子。
這倆年輕的民警也是派出所裡抽調上來的,一個叫周潤、一個叫劉華,年齡比白松大一些,跟馮寶是一屆的,白松之前也沒見過這兩位。
不認識倒也無妨,大家都認識馮寶,聊了幾句也就聊一起了,很快的就熟悉起來。從趙隊那裡,周潤和劉華也知道白松去年就來過三隊,還擔任過副探長偵破過案子,所以這次的安排他倆也沒什麼不能理解的,畢竟二人算是初來乍到了,能來刑警已經很開心了,這事沒必要強求。
這四個案子,白松分析是一人所為,這樣有什麼好處呢?這可以說大大地降低了偵辦難度,每一個案子都有一些證據,但是都不夠,加一起呢?
去年的一起案件中,就有影像資料,透過攝像頭拍到了嫌疑人的身形體貌,而後面的幾個則沒有。
三人一合計,新發的兩起案子,還是應該大幅度的調取周邊監控,來獲取足夠的人員資訊。
很多人看科幻電影,裡面對人員的防偽和認證資訊,有的是靠指紋、有的是靠腳印、有的是靠刷臉,有的是靠虹膜,還有的是靠步態。
步態和犯罪心理學之類的東西,可不是一般人可以研究的。步態可以靠兩種辦法來分辨,一是靠智慧AI,就是科幻電影裡的感覺,全自動分析...別的不說,三隊肯定是沒有這個技術的。另一個就是靠人來識別,需要偵查員有著不俗的認知。
三人互相大眼瞪小眼,你會嗎?啊,我以為你會?什麼,這個事不應該探長親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