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的人不少,但是好在來這裡的人沒多少閒人,這裡圍著的人不多。
但是還是有不少人眼尖,看著某些話筒上的電視臺的標誌,還是拖著病軀強湊熱鬧。更有甚至,讓老伴把輪椅推了過來。很快的,這裡就圍了好幾圈人,光掛著點滴的,就七八個之多,畫面感極強。
“記者朋友們,大家的問題比較多,我剛剛也都認真地聽了一下,我一次性做個回答。”馬局長靠近了伸到了最前面的話筒,說道:
“現在在ICU病房躺著的,是九河分局的刑警三大隊二組的探長,名字叫白松,今年22歲,黨員,目前的狀態暫且不祥,還未脫離生命危險。
今天上午10點多鐘,白松同志,在九河區臨江路和泰山道追捕一名犯罪嫌疑人的時候,因為了救一個9歲小姑娘的性命,遭遇車禍,被車輪擊中頭側部,導致了顱腦損傷,正在全力搶救之中,醫院也在盡全力。情況暫時就是這樣。”
“好的,馬局長,我是#$報的記者,我想請問一下,咱們的這名警員,在大馬路上追的這位犯罪嫌疑人,現在到底是犯了什麼罪?”
馬局長面色微變,這個人想問什麼,他很清楚,這明顯是想帶歪節奏?這第一個問題就問這個,來者不善。
“這是一名重大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目前至少涉及兩個罪名,其中一個,是故意殺人罪。”馬局長直接道。也許白松這樣追一個小偷不見得多麼正確,但是這個小偷有這種犯罪傾向,讓他跑了,就更危險了。
“可是,根據訊息指出,這個人只是個小偷。”記者把話筒伸到了前面。
馬局長沒看這個記者,盯著記者話筒上的標誌看了足足三秒,把記者看得心裡發虛,“我為我的話負責,不知,貴臺的這位記者同志,你對你說的話,是否負責?”
記者突然明白自己面對的是什麼人,立刻把話筒縮了回去,“我也只是聽說...”
馬局長不再理他,接著回答起了其他的幾個記者的問題,接下來的問題就舒服多了,基本上就是關心之類的問題,然後又有一人問道:“馬局長,我剛剛聽您說,不知道對不對,我們的這位躺在裡面的警官,今年只有22歲,但是已經在刑警隊擔任了探長,您能講一下這什麼情況嗎?恕我不太懂,這個探長是什麼職務?”
這問題比較中性,馬局長說道:“探長不是行政職務,但是是我們刑警內部的職務,一般都是有業務能力強、素質過硬的同志擔任。”
“啊?那馬局長,這位白松警官,您說他業務能力強,能具體講講嗎?”提問的記者很是好奇。
這個記者問的問題倒是讓很多人把話筒都往前遞了一點點,這時候,人群中,其中一個記者道:“上次九河區的金店被偷的案子,就是這個白松警官破的。”
這些記者,沒幾個簡單的,訊息來源都非常廣,除了一些涉密的資訊他們不知道,這類事情,知道的還真的不少。
在場的很多都知道這個案子,紛紛問起了這個情況。
“這確實是其中一起,這個案子目前還未結案,不方便在此表述。”馬局長不想把話題展開,再提到黃金的事情就有些扯遠了,於是把話題拉了回來:“現在還在昏迷狀態的這名警察,他曾經榮獲個人二等功一次,個人三等功一次,個人嘉獎兩次,分局通報表揚5次,榮獲九河區2011年第四季度警星,曾多次破獲命案要案,所在專案組曾多次獲得集體榮譽。這位同志還曾得到過天華市公安局長的單獨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