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崛起在大明無盡位面TxT> 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人之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人之悲 (1 / 3)

崇禎六年十二月初四,距離起義軍再次造反,渡過黃河,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天的時間。這一天下午,臨近傍晚之時,天色將暗,河南府洛陽城內,巡撫衙門,後衙大廳之中,兩名錦衣衛一身鎧甲的站在那裡,挎刀而立,好不威風。

一股若有若無的緊張氣氛充斥在每個角落裡,讓人覺得有一些壓抑,壓抑的使得大廳裡的眾人都快喘不過氣來,唯有小心翼翼的凝神靜聽,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在錦衣衛的前方,位於正中央之處,一名太監正在宣讀著聖旨,文武官員伏地而跪,莫敢抬頭,極為恭敬地傾聽著。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賊既渡河,豫境鄰壤之地,俱宜嚴防奔突。秦、鄖之地,準允各撫通著選調將士,扼要截剿,豫、晉撫、監,急督左良玉等合力追擊,仍嚴飭道、府、州、縣等官,鼓勵鄉兵,各自用力進行堵禦。務刻期掃蕩,如再翫忽職守,貽誤戰事,必不輕貸!欽此......”

這一刻,大廳裡靜悄悄地,針落地的聲音尤可聞,下跪的文臣武將之中,絕大多數人心裡都窩著一團火,憋著一口氣,暗暗氣憤不已,雙手成拳,握得指關節都在泛白。

然而,這一切都只能憋在心裡,生著悶氣,對自己發狠,卻改變不了任何的事情。

剎那間,隨著心態的轉變,異樣的氣息開始彌漫在大廳裡影響著眾人,盡管許多人心裡很是不甘,但又不敢多說什麼,屬於武將的那種威風的光芒黯淡了許多。

即便是領頭之人,身為河南巡撫的玄默,依舊跪在最前方,伏地不起,可見他的內心也無法保持平靜,心裡翻起了驚天駭浪,起伏不定,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聖旨的內容會如此?

此時,似乎是感同身受、理解眾人的表現一般,宣旨的太監唸完之後,收起聖旨,恭敬地將其捧在雙手之間,靜靜地站在那裡,並未催促眾人,而是等了片刻之後,這才輕聲地呼喚道:“玄大人,還是謝主隆恩...趕緊起來接旨吧,咱家不能在這裡呆的太久,還要回京複旨呢。”

旋即,玄默帶頭站起,然而卻依舊是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彷彿瞬間被剝奪了精氣神,掏幹了身體裡的所有力氣,無意識地站起,僵硬的接過聖旨,訥訥道:“謝主隆恩...”

說話之間,沖著宣旨的太監笑了笑,勉強的擠出一絲笑容,投以感激之色。

這時,從玄默的身後突兀的走出兩人,一臉的諂媚與討好之笑,來到宣旨太監的身側,躬身行禮,故意佝僂著背,分別伸出一隻手,面露恭敬之色,異口同聲地說道:“公公請,就由我們二人送您一程!”

兩人不是他人,分別是左良玉與鄧玘的監軍,謝文舉和孫茂霖。

在兩名錦衣衛的跟隨之下,眾文官武將無人說什麼,任由兩人當哈巴狗,去拍馬屁,臉上卻是彌漫著淡淡的鄙夷之色,羞以與其為伍。

或許,這是眾人的一種輕蔑態度,絲毫看不上這兩個跳梁小醜,走了更好!

兩名錦衣衛和三名太監走了之後,又有幾名文官武將相繼離去,步伐匆匆而有一些散亂,就像躲避掃把星一般,不敢在大廳裡多停留那麼一會兒,深怕沾染一絲晦氣,跟著倒黴。

剩下之人,要麼是玄默的心腹,要麼就是同病相憐之人,或是意氣相投者。

走了那麼些人,沒有了那些牆頭草,對於留下來的人而言,隱隱間,氣氛反而略微緩和了一些,沒有那麼凝重而緊張,眾人的言語也就不再那麼的顧忌。

“大人,這也太處事不公了,招降闖王等人的事情就這麼輕飄飄的揭過,居然沒有追究那些招撫之人的責任,這也太不公平了!”

“是啊,試想當初的三邊總督楊鶴,也是主張招撫之策。奈何,招撫的反賊再次造反,他卻落得個牢獄之災,被發配戍邊。時過境遷,同樣或相似的事情,結果更加的嚴重,這些人卻這麼輕松地逃過一難,真是沒有天理可言。”

“哎...沒辦法,這年頭想要當官發財,靠的不是多麼英勇善戰,而是有一個好靠山。誰讓咱們沒有那個好命呢?哎......”

......

眾人發著牢騷,鬱悶的倒著肚子裡的苦水,個個都是無精打採的樣子,就像身體被掏空,失去了支撐自己的信念,變成了一個個深閨怨婦,發洩對時局的不滿,抱怨命運對自己的不公。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