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終南山根據地的前兩天,李自成並未過問根據地的一幹事務,也沒有立即實施見董如蘭之時新生的那個主意,而是好好地陪了高桂英兩日,遊走在根據地的村落與田間,說說笑笑,兩人好不甜蜜!
恩愛的模樣,羨煞旁人。
第三天的上午,根據地類似於衙門的地方,書房之中,李自成與李長茂相對而坐,後者有條不紊的彙報著各個根據地的情況。
“老大,目前為止,咱們在陝西的根據地大大小小足有四十五個,遍及陝西各地,幾乎佔據了所有的山脈,總人口將近百萬,總民兵預備役人員差不多佔據了兩成左右,有二十萬之眾。除了農忙之時,這些人幾乎全都進行你制定的那些軍事訓練。”
“嗯...不錯,平均下來,每個根據地也有五千人的兵力,足以應付任何突變,保護根據地的安全了。”李自成滿意的輕輕點頭,適時地點評了一句。
“老大,你說的不錯,相比遊蕩於陝西各地的起義軍,動輒就是上萬人,這點人馬雖然顯得少了一點,但好在佔據著地利,又有著長期的最嚴格的軍事訓練,戰力完全可以比肩於朝廷的那些精銳之師。所以,自從各個根據地相繼建立以來,雖然經歷過不同的亂軍侵擾,但一直都能保持不敗之地。就算是官軍入山圍剿,也能輕易將其擊退,並給於重創。”
言語之間,李長茂是說不盡的高興,這個時候,李自成忽然問道:“對了,咱們的糧食和兵器儲備的怎麼樣?尤其是火器,研製的怎麼樣了?又有多少?”
很顯然,李長茂早就有所準備,想到了李自成會有如此一問,張口就答道:“老大,目前為止,所有的根據地加在一起,儲藏的糧食足夠百萬人吃一年的,兵器還可以在裝備二十萬人的兵力。至於火器方面,火銃製作了兩千把,火炮只有五十門。”
李長茂緩緩回答之時,李自成也在暗暗思索著,消化這些訊息,總儲糧的數量完全出乎他的意外。
畢竟,也就三年多的時間,四十五個根據地是在三年內相繼建立的,有的成立不過半年,收成勉強維持自給自足。而那些成立久的根據地,不僅要維持自身的所需,還要供應那些新根據地的糧食等物。
所以,一聽到儲糧足夠百萬人生活一年,李自成還是大大驚訝了一下子。
當然,李自成也很清楚,李長茂所講的儲糧不僅是指小麥、穀物和玉米等農作物,應該還有紅薯,而且後者還佔據著很大的比例。
否則,儲糧絕不會有這麼多。畢竟,小麥等物的生長週期和種子的限制在那裡。紅薯卻遠遠不同,只要有秧子,截成一節一節,插在土裡就能生長,長出紅薯。
聽到兵器和火器的數量之時,李自成的眉頭微皺了一下,下意識的說道:“兵器和火器怎麼那麼少?”
“老大,是這樣的,陝西本就不是盛産鐵礦的地方。而且,冶煉鐵器,需要大量的煤炭,現在的山西戰亂頻發,咱們根本就不能從山西大量弄到煤炭。兩者限制之下,鐵器的産量也就越來越少了。”李長茂面色如常,徐徐回道。
這個時候,李自成的神色也恢複了正常,面露恍然之色,心裡也在想著:“看來,將陝西作為兵器的供應地很不成熟,煤炭和鐵原料兩者盡無,沒有一個佔據先天優勢。如果從其他地方運,代價太大了。看來,我該加快在山西等地建立根據地的步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