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縣的東北方向,武當山附近。
此時,一支兩萬人的大順軍騎兵緩緩前行,全都是重火力部隊,每個人都是冷、熱兵器雙重灌備,更有虎蹲炮這樣的小型便於攜帶的火炮。
腰懸佩刀,肩背三眼銃,策馬緩緩前行,隊形始終保持著有條不紊的狀態,不斷地向房縣趕路,這支大順軍散發著一股極為彪悍的氣息,僅僅是行軍的陣型氣勢,就顯得格外強大。
高一功就是這一支騎兵的統帥者,馳援高迎恩等人的負責人,不斷地有通訊兵從四面八方而來,向其彙報最新的戰報。
“報告元帥,湖廣行都司所在地的鄖縣已經拿下,大軍正在向鄖西和上津推進。”
“啟稟元帥,襄陽府的行動非常順利,已經拿下了大半的州府縣城,收編了許多的明軍,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推進。”
“谷城的進展也十分順利,由於羅汝才曾經將那裡的明軍全部斬殺,因此,那裡的城防力量非常薄弱,我軍輕而易舉地就攻克了。”
......
隨著一個個資訊的彙總,高一功的反應很是平靜,似乎是早有意料一般,那些事情本該如此,如果行動不順的話,反而不正常了。
情報人員打頭陣,潛伏進各個縣城之中,收集明軍的訊息同時,更是作為大軍攻城之時的內應,加上前期的宣傳戰,百姓早就認可了大順軍,格外渴望大順軍的到來。
種種條件之下,高一功實在想不出行動會不順利的可能。如果計劃不成功的話,那才是天下最大的怪事兒!
通訊兵彙報完之後,高一功的眉頭輕輕皺了一下,轉瞬即逝,悠悠地問道:“對了,劉元帥那邊的戰況怎麼樣了?進展如何?”
盡管大順朝有著十大元帥,其中姓劉的就有三個,但高一功的這些部將還是知道問得是誰,畢竟此次協同作戰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劉宗敏元帥。
“啟稟元帥,劉元帥的那邊進展的也很順利,短短半日不到,就相繼攻佔了隨州、應山、黃安、麻城,現在一路南下,正向新洲、羅田、黃州府等地同時逼近,自東向西,漸成半包圍之態,與我軍形成夾擊之勢,佔領湖廣的諸多州府縣城,一旦包圍圈形成,左良玉這支數萬人的明軍將會插翅難逃。”
通訊兵剛一說完,一名副將就忍不住地發出了感慨。
“元帥,左良玉的這一手虛張聲勢,玩得還真夠溜得,不到十萬人的兵力,硬生生讓他說成了近百萬的雄獅,可鎮住了不少起義軍。如果沒有左良玉的這一手,恐怕張獻忠那些人也不會老實這麼久,非得向南直隸和湖廣的腹地逃竄,發展勢力不可!”
就在這時,一支快馬出現在遠處,迎面而來,疾馳的模樣,一看就是緊急軍情。
探馬剛一來到近前,在一陣馬嘶長鳴之中,偵察兵氣喘籲籲地彙報道:“元帥,左良玉提前行動了,正如你所料,左良玉果然志不在房縣,而是打得起義軍聯軍的主意,想要收編他們。”
聞聽此言,聽到左良玉的行動提前,眾人都是一驚,不等高一功說什麼,就有人緊張地連連問道:“什麼?左良玉提前了行動?起義軍怎麼樣了?高首領的情況如何?有沒有性命之憂?”
很顯然,即便高家兄弟與李自成的關系不睦,但有不少人還是高迎祥的舊部,又怎麼可能不念往日舊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