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春秋魯國風雲全文閱讀無彈窗> 第487章 拒絕陽虎1:為什麼一心想出仕為官的孔子拒絕了陽虎的邀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87章 拒絕陽虎1:為什麼一心想出仕為官的孔子拒絕了陽虎的邀請? (1 / 3)

其實,雄才大略的陽虎對孔子是很關注的。

早在二十多年前,具體就是公元前535年,那時年僅17歲的孔子有意赴季氏家族安排的宴士活動,卻遭到了當時就已然成為季氏家宰的陽虎的阻撓。

陽虎不同意孔子參加季氏家族組織的這次宴請魯國士族子弟活動,這讓年輕的孔子對陽虎從此不再有好感。

要知道,孔子是接到了季氏家族發出的邀請函後才去赴宴的。

當時孔子已經因為孝禮而有了一定的名聲,季氏家族則不斷透過組織這樣那樣的活動來吸納人才,孔子作為前魯國勇士叔梁紇之子,當然也被季氏家族的獵頭作為人才給獵到了。

所以,當時生活極其困難的孔子,有意透過參加季氏的宴士活動而在季氏家族謀個職位。

但是,孔了疏忽了一點,他當時正在為母親戴孝,按禮是不能參加宴會的。

母親去世後,為了讓父母合葬一處,孔子在五父之衢停棺,四處打聽父親的墓地,最後終於將父母合葬。

這樣的孝舉,使孔子在整個曲阜名聲大振。

陽虎當時就對時任魯國執政上卿的季孫宿建議要關注孔子,這才有了季孫宿宴請曲阜士人時,孔子也被邀請。

但陽虎卻有些失望,因為他不希望孔子戴孝赴宴公然違反喪禮規定。

如果孔子真的赴了宴,那孔子必然會被將禮儀視為頭等大事的魯國人所看不起。

陽虎站在季府外,對孔子一頓譏諷,阻止孔子赴宴。

孔子雖然知道自己違禮,但在現實生活面前,當時的孔子真的需要一份穩定的工作以養家餬口。

也許那個時候,孔子認為,禮儀真的很豐滿,但現實卻很骨感。

直到三年以後,即20歲時,孔子才開始在季氏家族擔任委吏,管理倉庫,那是因為他已經娶妻生子,而且在19歲時已經服滿了喪禮。

其實,當時正是作為季氏家宰的陽虎認為,季氏可以啟用孔子了。

而且,令陽虎和季孫宿欣慰的是,孔子的確才能出眾,履職勤勉。所以短短一年以後就得到了提拔,擔任季氏乘田,負責管理畜牧。

隨著季氏專權,以及屢屢作出違反禮法的事,孔子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禮教思想,生活上也有了一定的保障,故辭職專門搞教育。

再到後來,魯國內亂,魯昭公流亡齊國。孔子赴齊國謀仕,無功而返後,一門心思搞起了教育。

但一直以來,孔子認為,學而優則仕。

能夠出仕為官,為國家效力,是孔子一直來的追求。

如今,歷史走到了公元前502年,孔子已經50歲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