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春秋魯國風雲全文閱讀無彈窗> 第470章 赴齊謀官3:為什麼晏嬰反對齊景公重用孔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70章 赴齊謀官3:為什麼晏嬰反對齊景公重用孔子? (1 / 3)

非常順利。

孔子這一次見齊景公,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宏論,頓時打動了齊景公。

從齊景公的面部表情,孔子很清楚,這位齊侯肯定了自己的理論,那接下來就等著入朝為臣吧。

是的,接下來,齊景公召集了齊國國家領導班子成員討論重要人事問題。

參會的有高張、國夏、晏嬰、梁丘據、田無宇、鮑牽等一干重臣,議題只有一個,如何啟用來自魯國的大賢才孔丘。

齊景公首先擺出了自己的態度:“孔丘乃大才也,寡人與之交談兩次,受益匪淺,寡人有意任孔丘為大夫,參與政事。”

眾人皆點頭,梁丘據甚至道:“主公,既任孔丘為大夫參與政事,那得配套封邑吧?”

齊景公點點頭,道:“那就這樣定了,任孔丘為大夫,賜尼溪之地,參與政事。”

突然,上大夫晏嬰道:“主公,且慢。”

齊景公一愣,問道:“愛卿有不同意見?”

晏嬰嘆了口氣道:“孔丘確實是難得的人才,但其才不合齊國!”

見齊景公和眾人皆用疑惑的眼睛看著自己,晏嬰正準備說出理由,突然高張道:“晏大夫會不會因為孔丘曾經在背後詆譭過您,故怨恨之而出言反對吧?”

晏嬰搖了搖頭,對齊景公道:“主公,孔丘曾說,臣用三心去輔佐三代國君,定是圓滑之徒,否則定難獨善其身。

但臣卻以為,正是臣以一心去輔佐三代國君,堅守了為臣之道,堅守了正義初心,故無論形勢變化如何,臣還能站在這殿上替主公分憂。

故孔丘之言,本就有失道義,亦不知臣之初心,難免評價不公。

臣認為,這是孔丘不知而已,不為罪也,故臣對孔丘沒有怨恨。”

晏嬰是怎樣一個人,高張自然知道,誠如晏嬰所言,晏嬰一直堅守忠君愛國之道,無論是誰當國君,他都忠於國君。

無論是誰主持朝政,他都只忠於國家。

故自先君靈公、莊公以來,到如今的國君,都對晏嬰予以了肯定與重用,甚至連當時權傾朝野的相國崔杼、慶封,都對晏嬰敬佩有加。

晏嬰之所以能夠得到齊國人民的愛戴,得到歷代國君的重用,絕對不是孔丘所評價的那樣,靠著攀附強權、溜鬚拍馬、厚黑圓滑而在政壇立足!

高張臉一紅,不敢再說什麼。

只聽晏嬰道:“主公,孔丘認為國家要節約,這個觀點臣非常贊同。君臣上下有禮有序,臣也非常贊同。

只是臣認為,孔丘一直在宣揚的儒家禮教,卻是言而不實。單是他們把喪事看得過重,臣就不敢苟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