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礎必須做點什麼,他還真不敢直奔北城,諸王紛爭減少許多,矛盾卻越發集中在吳、寧兩王之間。
徐礎派信使前往北城,邀寧王來到蜀王營中相見。
徐礎已經下定決心,如果寧抱關不接受邀請,他就得下令,命令仍不得遵守,只好以大兵相迫,必須要讓寧抱關來一趟。
事情沒鬧得太僵,寧抱關接受邀請,來得稍晚一些,只帶十幾名衛兵,一身戎裝,不用通報,直入廳中。
徐礎與甘招正在閒聊,見到寧抱關進來,甘招起身,徐礎坐在原處不動。
寧抱關手裡握著吳王贈與的金馬鞭,大步走來,衝甘招點下頭,向吳王道:“你找我?”
“寧王對我的退兵之計若有不滿,可以直接說出來,咱們共同商議,何必私下裡使絆兒,令義軍將士不知所從?”
寧抱關將馬鞭插入腰帶,扭頭看了一眼,大廳裡只有三王,別無他人,“沒什麼不滿,吳王讓諸王輪番出擊,以疲官兵,我正按計行事。”
“輪番出擊不是隨意出擊,我將太后送出城去,為的是迷惑官兵,令其懈怠,然後攻其不意,寧王卻破壞計劃,令官兵保持警醒。”
“嘿,吳王的鬼心眼子總是這麼多,可是你得明白說出來啊,難道讓我們這些大老粗亂猜嗎?”
“我的每一步計劃都曾派人通告諸王。”
“那就是你的人說話太文縐縐,我聽不懂。”
徐礎起身,“寧王若以為自己就能打敗官兵,非常好,我可以讓出軍主之位,或者寧王在北城自行其事,其它三面受我指揮。寧王乃豪傑之士,無需言不由衷,大家目標一致,都是擊退官兵,何必互使陰招?”
“吳王說得真對,何必互使陰招?你仍是全軍之主,以後不得你的命令,我不出城就是。”寧抱關略一拱手,轉身走了。
寧抱關終究不會為人所用。
徐礎表面上壓了寧抱關一頭,卻無得意之情,向甘招道:“寧王心中只有寧軍,沒有義軍。”
甘招上前道:“寧王善戰,若能得而用之,如虎添翼,若不能得,吳王需小心。”
徐礎笑而不語,對甘招他還不能太相信。
回到西城吳軍營地,雷大鈞通報說官兵那邊來了一隊使者,已經等候多時。
隨使者一同進城的還有孟僧倫和唐為天。
唐為天一見吳王,先跪地磕了幾個頭,起身道:“大都督沒死,真是太好了。”
徐礎也很懷念這位貼身侍衛,笑道:“你辛苦了。鄴城這回派來的使者是誰?”
孟僧倫上前回道:“我們都沒見著,費昞倒是說了,‘吳王想要一份保證,濟北王就送一份保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