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去南城見梁王。
馬維將吳王迎到廳中,客套一番,遣退其他人,說:“恕我多嘴,放走寧抱關,無異於縱虎歸山,吳王何不斬草除根?”
“江東被梁、蘭兩家佔據,淮州又興起一個盛氏,皆為勁敵,與其殺寧抱關,不如派他去擾亂淮、吳兩州,以解東都之憂。”
“希望寧抱關不會反咬一口。”
“哈哈,馬兄說得沒錯,寧抱關一有立足之地,必然反咬,但是在此之前,他會專心爭奪江東。為何?奪江東於他來說名正言順,手下將士也願意跟隨。他若半途而敗,於吳軍無害,他若真能平定東方,吳軍也已站穩腳跟,大家公平一戰。”
“吳王想得周到。”馬維拱手,早已不再將吳王當成“礎弟”。
“開春之前,官兵必退。到時吳軍西進,奪漢州、進益州,有勞馬兄率梁軍南下,平定荊州之地。”
馬維早盼望著能獨自率軍平定一州,聞言立刻慨然道:“馬某但剩一兵一卒,絕不讓荊州為吳王掣肘。東邊交給寧包關,北邊呢?幷州、冀州皆為強敵。”
“幷州受賀榮威脅,自顧不暇,冀州也有麻煩,願意與吳軍各自罷兵。”
“原來吳王都安排好了。”馬維拱手錶示敬佩,心裡還有一個疑問,“蜀王呢?隨吳王一同西征嗎?”
徐礎正為此事而來,輕嘆一聲,“蜀王已暗降官兵。”
馬維瞪大雙眼,很快恢復正常,“老實說,我真的不意外,甘招這個人,萬事求穩,看似忠厚老實,其實一切都為自己打算。他向官兵提出什麼條件?”
“只求前往益州為一郡之官。”
“嘿,真好打發,沈耽當初要投降時,提出的條件可是保留王號,獨佔並、秦、漢三州。甘招也真是,好好的蜀王不當,竟然只想做一個小小的郡守。”
“在他眼中,蜀王雖尊,終為虛幻,郡守雖小,卻觸手可及。”
馬維搖搖頭,還是不解,“哪怕相隔萬仞高山,我也直奔王位,不會受半途中小利誘惑。”
發現自己的話有問題,馬維急忙改口笑道:“但我野心再大,唯求一王位,能夠奉祀大梁列祖列宗,便已心滿意足。吳王萬仞之上還要再登萬仞,我只能仰望了。哈哈。”
徐礎笑著點頭,沒有挑錯。
馬維又道:“甘招既然背叛,無需再留。寧抱關剛走,甘招自以為沒有制約,必然得意,減少戒心,可趁機一舉除之。馬某不才,卻有一腔忠勇,願為吳王之刀,隨吳王所用。”
“我正為此而來。”
“請吳王下令。”馬維拱手請命。
“我請馬兄堅守南城,無論北邊發生什麼,不可動搖。”
馬維一愣,覺得為這點小事無需吳王親至,很快明白過來,吳王不是來求他幫忙,而是要讓他安心。
馬維起身深揖,“諸王咎由自取,我只恨不能手刃賊人。吳王已有安排,我不強請,唯有拼死守城,不令吳王操心。”
徐礎要的就是這句話,又與馬維聊了一會,起身告辭。
回到大營,徐礎派人去請蜀王甘招,隨即召集吳將。
諸將皆至,只有孟僧倫與雷大鈞不在,據說是去巡城。
徐礎知道這兩人去做什麼,大將軍府裡很快就會血流成河,為了壓下心中對自己的憎惡,他必須親手製造更多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