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勢未定,緩稱王似乎更有道理。”
“王號可以緩,王權不能緩,吳軍諸將明日推選大都督,必是徐公子才行,若為他人,我不願從,汝南城也不從。”
徐礎再不推讓,“得鮑公此言,如得天授,我便狂妄一次,明日必得大都督之位。”
鮑敦點頭,“但請徐公子吩咐,汝南城兵民甘效微力。”
“明日請鮑公率數十壯士,為我助威,可否?”
“吳軍諸將若有異言,鮑某血濺當場!”
鮑敦一怒,頗有震懾之力,全不像是和藹的商人或是居家的財主。
徐礎拱手致謝,“我原有七成把握奪取大都督之位,得鮑公相助,便有十成勝算。我再去城外安撫諸將,務令萬無一失。”
徐礎帶領唐為天等隨從出城,直奔荊州軍營地,這些人都是徐礎帶來的,夾在兩軍中間,唯一信任的人就是徐公子,至於徐公子是吳人,還是吳越王或者朝廷的使者,已不重要。
荊州群豪二十幾人,聚在一起歃血為盟,共推徐礎為荊州大總管,發誓明天全力支援他當吳國兵馬大都督。
徐礎在手上割了一刀,流了不少血,包紮之後立刻去見七族頭目。
嚴格來說,鮑敦與荊州群豪都沒資格干涉吳國事務,但是徐礎極需他們的支援,才能與吳軍諸將爭權。
夜風凜冽,寒意穿透層層衣物,徐礎卻一點也不覺得冷,熱血周流,向他證明,自立確實比勸人有趣多了。
沒人天生是謀士,也沒人天生是帝王。
七族頭目沒睡,正在商議明天如何應對小姓頭目,卻遲遲沒有取得共識,爭吵不休。
一見到徐礎進來,王顛立刻迎上去,示意他出帳說話。
營地裡沒那麼多規矩,衛兵早就找地方睡覺去了,外面沒人,王顛道:“徐公子可有意爭奪大都督之位?”
“正有此意。”徐礎不打算再假客氣。
王顛點頭,“我猜也是如此,所以我與孟將軍全力推薦你,可是其他人有些猶疑?”
“以為我太年輕嗎?”
“那倒不是,他們覺得……”
“我與王將軍算是舊相識了,有話儘管直說。”
“他們覺得徐公子的野心怕是不止於大都督,擔心日後尋到真正的吳皇子孫之後,徐公子不肯奉其為主。”
吳軍連戰連敗,走投無路才來洛州,居然還在擔心未來吳王的位置穩不穩當,徐礎心裡鄙視,臉上卻帶笑,“我若為大都督,第一件事就是祭祀歷代吳皇,立誓尋找吳皇后裔,當眾說出的話,神鬼共鑑,天下皆知,以後如何反悔?”
王顛笑道:“有徐公子的這句保證就夠了,你不必進帳,我去勸說諸人,明日必定全力推舉徐公子。”
徐礎猶豫了一下,他寧願自己勸說七族頭目,可是不忍拂卻王顛一番好意,拱手道:“那就有勞王將軍了,我再見孟將軍、宋將軍一面,便得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