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支?”
“那人說不清,就知道是個什麼王。”
徐礎起身,唐為天背上乾糧,主僕二人尋路南下,路上遇到一夥人,也是要去投奔降世軍,於是結伴同行。
共是十三人,年紀都不大,與徐礎相仿,自稱是地方豪俠,早有造反之心,聽說降世軍到來,他們先去檢視情況,如果對方是真英雄,就回鄉下招引親友。
“別看我們只有十多人,在老家一呼百應,能帶來幾千人!”
這些人的共同特點就是能吹牛,徐礎習以為常,不再覺得難堪,宣稱自己是降世王使者,路上遇到官兵,與隨從分散,身邊只剩一人,由他引薦,眾人必得重用。
雙方聊得開心。
唐為天充耳不聞,只關心包袱裡的乾糧,他已經吃掉不少,算計著剩下的路途要如何分配。
虧得這些“地方豪俠”帶路,繞過城鎮,躲開一隊巡邏的兵丁,兩天之後,終於趕到降世軍的營地。
這支降世軍佔據了一座小城,控扼由南方前往洛陽的通道,營地從城裡漫延至城外,外圍兵民混雜,頗有降世軍的特點,兩三里之後,營地突然變得正規,立柵與外圍隔絕,帳篷雖然各式各樣,但是劃分清楚,中間留下足夠寬闊的通道,將士穿著不一,卻能時時保持隊形,不論人數多少。
十三名豪俠一見傾心,對徐礎立刻多出幾分敬意。
徐礎來到營地前,向衛兵道:“煩請通報吳越王,故人徐礎前來求見。”
一看營地風格,徐礎就猜出這必定是吳越王的隊伍,心中卻在納悶,寧抱關為何南下?又為何不與其他降世軍聯絡,以至於北方根本沒有他的訊息?
很快,徐礎獲准進城,在城門口,遇見執槊而立的羅漢奇。
羅漢奇換了一身盔甲,臉上帶傷,卻沒有絲毫頹狀,笑道:“小白臉變小黑臉了,看來你也吃過不少苦頭。”
徐礎拱手笑道:“再多苦頭也比不上羅將軍的奮勇殺敵。”
“呵呵,沒殺多少,二十多個而已,倒是被人刺中兩次,慚愧啊慚愧。”
十幾名少年豪俠原本自視甚高,見到軍營的模樣,再聽到羅將軍的話,不由得氣短三分,乖乖地跟在徐礎身後,沒敢吱聲。
寧抱關習慣一個人沉思默想,身邊經常不留衛兵,這回也是一樣,看到徐礎進來,淡淡地說:“你沒死?”
“沒死。”
“帶回冀州兵了?”
“沒有。”
“很好。”寧抱關一直不支援招引冀州兵援,同意徐礎出使鄴城,只是為了觀察形勢,“沈直是你殺的?”
寧抱關不與北方通訊,卻瞭解諸軍的動向。
徐礎一直步行,沒跑過傳言,搖頭道:“不是。”
“嗯,你留下吧,我打算接受朝廷招安,正好能用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