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無謂與唐為天偶爾派人過來送些東西,但是本人沒來打擾,天氣再暖一些,他們帶兵出去征戰,存問卻一直不斷。
初夏的一個午後,一輛馬車進到谷中,看見氣派的莊園,趕車人沒敢直闖,停下之後詢問道:“真是這裡嗎?”
一名女子從車中探頭出來,也很驚訝,但是確信沒有走錯,笑道:“難得,徐礎居然也懂得佈置產業了。”
來者是田匠與馮菊娘,夫妻二人曾經孤守漁陽半個多月,牽制鮑敦的大軍,給楚王提供機會從背後發起致命一擊。
戰後,田匠率軍出城歸降,楚王十分欣賞他,想要收為大將,田匠以殘疾之身婉拒,可還是被帶在軍中,直到確信他真的不肯帶兵,楚王才重賞放行。
夫妻二人受到歡迎,三天後,運送物品的車輛趕到,馮菊娘遍送禮品,連剛剛出生的小孩子都不例外,深得眾人歡心。
說來也巧,張釋清成親五六年一直沒有懷孕,馮菊娘到來三個月之後,兩人竟然先後有了孕相,谷中變得更加熱鬧。
譚無謂與唐為天一直沒有返回鄴城,訊息越來越少,直至於無,到了初冬,鄴城也不再派人存問。
徐礎不問世事,也禁止谷中人出外亂打聽,專心照顧妻子,準備迎接他們的第一個孩子。
次年春夏之交,馮菊娘先產一女,數日後,張釋清產下一男,她的生產過程比較艱難,從早晨折騰到半夜,疼得她直哭,產婆已是束手無策,一向不信鬼神的徐礎,也向空中禱告,希望能夠保住妻子無恙。
歷盡波折,總算母子平安,張釋清虛弱得說不出話來,見到新出生的嬰兒,還是露出微笑。
徐礎坐在妻子身邊,也看向產婆懷中的嬰兒,笑道:“你是不是覺得他長得很醜?”
張釋清笑出一聲,這正是她心裡的想法。
產婆是谷中老婦,也笑道:“哪有這麼說自家孩子的父母?剛出生時都這樣,過幾天就好,到時候你們怎麼都喜歡不過來。”
谷中大慶,老僕難得大方,取出珍藏的酒肉,挨家送上門去,到了田家,馮菊娘在屋中大聲道:“為什麼我生孩子的時候沒有酒肉慶祝?”
“誰讓我是徐家的人呢?”老僕毫不掩飾心中的得意與喜悅,“徐家有後,哈哈,徐家有後。”
“其實是樓家,你不用得意,不管是哪一家有後,都會落入我們田家。”
馮菊娘說到做到,徐家小公子滿月這天,她與田匠登門祝賀,同時也是來求親。
兩個還在襁褓中的嬰兒,就這樣結下娃娃親,互相交換了信物。
谷中的其他孩子已經長到五六歲,可以讀書認字了,徐礎親自給他們開蒙,教得頗為用心,但是他此前傾注心血最多的學生,卻令他有些失望。
馬軾已經長到十來歲,與其父容貌頗為相似,也曾用功讀書,漸漸地卻失去興趣,尤其是在田匠到來之後,兩人不知如何竟成為忘年之交,馬軾明顯更願意跟隨瘸腿師父習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