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裡帶來的糕點早已吃光,徐礎只能拿出來一塊硬饃,馬軾看一眼,哭得更大聲,“我要棗糕,我要棗糕……”
徐礎被迫無奈,拿出書來大聲誦讀。
思過谷裡的許多東西還都在,徐礎天天收拾,已將書籍全曬一遍,正好用上。
“金叔!”馬軾歡呼一聲,撲了過去。
麻金俯身抱起孩子,看向徐礎,臉上有些疑惑。
徐礎停止誦讀,尷尬地說:“三歲,可以讀書認字了,至少先聽一聽。”
“嗯。一隊敗兵,沒往這邊來。”麻金抱著孩子走出去,外面很快傳來馬軾的笑聲。
徐礎長嘆一聲,深感無能為力,想到自己曾經允許麻金離開,不由得一陣後怕,萬分慶幸麻金當時選擇留下。
又過幾天,谷外有人呼喊“公子”,徐礎親自出去迎接。
來的是老僕和五名吳人,都曾住在谷中,重返之後竟也找不出路徑,無奈之下只得呼叫。
這六人原本都在漁陽城裡,徐礎停留時短,未能見面,他們這時找了過來。
老僕更顯蒼老,見到徐礎之後十分興奮,老淚縱橫,連說“想不到”。
他們趕來一輛牛車,帶著谷中急需的食物與應用之物。
“又要重新開始割草啦。”老僕感慨道,偶然瞥到小孩子,吃了一驚,“這是……”
“朋友之子,託我照顧,名叫小駒兒。”
老僕笑道:“我還以為……沒啥。”老僕先從車上掏出兩塊軟糕,向小孩子招手。
眾人全都謹慎地避擴音及昌言之。
大致收拾妥當之後,眾人坐在屋外,吃了一頓飽飯,飯桌上,徐礎與麻金終於得知鄴城這些天發生的事情。
梁王縱火自盡,少量兵卒商議之後,決定前去投奔冀州軍,出城不久就遇見一支。
接下來的事情一如徐礎所料,冀州軍只比鮑敦軍搶先兩三個時辰佔據鄴城,兵力不足五千,這已經是漁陽所能提供的極限,尹甫的冀州軍還在行軍路上。
寧軍晚到一天,統帥是羅漢奇,從東都趕來。
面對兩軍攻城,鄴城守軍採取不同策略,對鮑敦軍比較溫和,擊退而已,對寧軍卻是毫不留情,怎麼狠怎麼來。
兩軍雖然兵多,但是來得倉促,器械準備不足,一時攻不下城池,彼此間的懷疑反而越來越深。
攻城第七日,兩軍矛盾公開,鮑敦一怒之下退兵數十里,羅漢奇獨自攻城不下,更加懷疑鮑敦,轉而帶兵進攻鮑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