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殺潘氏的將士回來覆命,寧抱關平靜對待,沒將此舉當成大功,單獨留下宗明義,說:“你今晚頂多算是糾錯,不算立功。”
“是,懇請寧王派我攻城掠地。”
“暫且恢復你的將軍名號,帶你本部人馬前往襄陽,邀戰幷州軍,許勝不許敗。我帶大軍隨後,寧軍之名取決你這一戰。”
宗明義大喜,慨然道:“死戰而已。”
諸將退下,寧抱關稍有些累,但是仍不願入睡,向郭時風道:“上策雖好,但是仍有一個問題:盛家。”
“徐礎自稱能讓盛家退兵,甚至發兵前來援助襄陽……”
寧抱關搖頭,“我不相信徐礎,他比你本事大,但是不肯歸順於我,心在它處,若是對他言聽計從,必生大患。”
“寧王明鑑,這正是我所擔心的事情。”郭時風的心緊張多時,終於生出一股舒暢之感。
“我去襄陽,不是因為徐礎,而是因為你,郭先生說這是上策,我才肯相信。”
郭時風有些感動,但是守住了謀士的風度,沒有下跪謝恩,上前道:“徐礎終不肯為寧王所用,不如……”
“他雖不肯為我所用,我現在卻有辦法用他,等到全無用處的時候,再殺不遲。”寧抱關說起“殺”時,沒有片刻猶豫。
“我明白寧王的用意。嗯……不能讓徐礎回去見梁王,也不能派他去淮州,寧王若要物盡其用,不如遣他去益州。”
“益州?”
“甘招在益州稱王,據說兵多將廣,積糧甚多。寧王要憑江固守,早晚需與益州結盟,不如先讓徐礎前去借兵,算是打聲招呼。成則寧王受益,不成的話,甘招似無大志,留不下徐礎。”
寧抱關點頭,“是個辦法。”
寧抱關打個大大的哈欠,郭時風告退,寧抱關又道:“我突然想起來,徐礎那個所謂的朋友……”
“昌言之。”
“既然姓昌,應當是江東七族之人吧?”
“是,曾經徐礎手下為將。”
“天亮之後,召他前來見我。”
“寧王不可大意,徐礎其心難測,留一名吳人在身邊,或有異志,他可是曾經刺殺萬物帝的人!”
寧抱關冷笑一聲,“我就是弄清楚徐礎在想什麼。”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