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為了自保。”寧抱關道,他是最早送去降書的人之一。
“同樣是為自保,為何甘願歸順異族,而不是中原群雄中的某一位?”
“因為中原群雄實力相當,沒人強如賀榮部。”
“寧王一語中的。”徐礎拱手,又拿起鐵筷子,繼續撥弄炭塊。
寧抱關已經明白徐礎的意思,坐在小凳上默默沉思。
郭時風等了一會,開口道:“我能說句話嗎?”
寧抱關點頭。
“徐先生所言不錯,但是忽略了一件事,欲要揚威於天下,立足先要穩定,如今盛家軍已逼至石頭城下,旦夕生變,寧王縱然守住襄陽,於事無補,更不得群雄敬畏。”
“盛家軍並非剛剛發兵南下,郭先生何以不早勸寧王旋師回防?”
“兩面受敵,最忌倉皇后退,一旦旋師,則後有追兵,我軍士氣亦受重挫。”
“然也,還有什麼勝利能比擊敗賀榮更能振奮士氣?”
郭時風笑著搖頭,“先不說能否守住襄陽,即使僥倖成功,亦不是一時三刻的事情,短則數月,長則一年,寧軍士氣還沒振奮,江東即已失守。”
“如果盛家退兵,甚至也去助守襄陽呢?”
“哈哈,徐先生若能勸退盛家軍……”郭時風看向寧王,有些話他沒資格說。
寧抱關道:“盛家若肯退兵,我倒是的確可以考慮發兵襄陽,只是便宜了奚家。”
郭時風道:“奚家一旦站穩,肯定會進攻江東。”
“奚家原有助襄之意,我再去勸說,不讓他們東進便是。”
郭時風看向寧王,笑道:“大家都去襄陽,梁王在冀、並兩州可就如魚得水了。”
徐礎道:“寧王若不想讓任何一方獲益,就不必想什麼大勢了。”
寧抱關思考多時,“助守襄陽只為爭一個威名?不妥,大大不妥,徐先生此番議論,大失水準。”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