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由北向南奔流,將秦、並二州隔開,兩岸山嶺不斷,只有少數幾個地方利於通行,最南邊的一處津口被稱為蒲坂,賀榮軍隊要進入秦州,第一個要攻克的城池就是它。
賀榮率領一萬騎兵,監督數萬冀州、幷州將士與工匠前來攻城,他不喜歡這些中原人,他們不僅行動緩慢,而且貪生怕死,必須用更強大的恐懼加以威脅,才能讓他們衝向敵人。
但中原人攻城很有一套,那些看似老實而懦弱的工匠,造出的器械威力奇大,令賀榮人印象深刻,並且慶幸草原上沒有城池。
早在賀榮平山率兵出發之前,冀、幷州的軍隊已在路上,賀榮軍只有用一天時間就追上來,並且超越在前。
很快,賀榮平山得到一個稍有些意外的訊息,蒲坂的守軍似乎正在逃離,那裡將要變成一座空城。
賀榮平山心中的猶疑只持續了一小會,立刻做出決定,要拋下中原人,帶領騎兵前去奪城。
他派人去給單于送信,然後馬不停蹄地急行,終於在一個下午,望見了蒲坂。
城池完整,橋樑受到了破壞,但是仍能允許馬匹透過,守軍顯然逃離得十分倉促。
“中原人的膽子就是這麼小。”賀榮平山向手下道,“咱們要在西京度過冬天了,那裡不怎麼好,據說早就被劫掠一空,但是大家暫忍一時,明年咱們去江南度夏。”
按照單于的計劃,先鋒軍的任務到此算是告一段落,只需守住城池、修繕橋樑,等候大軍到來即可。
可賀榮平山不想枯等,津口奪得太容易,他覺得自己沒有立功,因此立刻派出探子深入秦州尋找敵軍的下落。
訊息很快傳來,一支不到一萬人的軍隊正在逃往西京,離蒲坂不過一整日的路程。
軍中的賀榮部大人發生爭執,許多人以為不該冒險去追敵軍,至少要等單于的命令。
賀榮平山力排眾議,“咱們是賀榮人,從小在草原上馳騁,以此為長,不像中原人,一步一營,穩倒是穩,但是一旦潰退,就再難聚合,尤其秦州叛軍,只是一群鄉民而已,對他們必須先聲奪人,讓他們領教賀榮騎兵的本事!”
賀榮平山留下少量騎兵守城,自己率兵出城,只帶三日糧草,約定五六日內必能返回——他要從敵軍手中奪取回程之資。
近萬騎兵出發,除了頭兩天,再無訊息傳回來。
單于大軍趕到蒲坂時,正好是賀榮平山出發的第五天,仍是杳無音訊。
單于既急且怒,他已經寫信,命令賀榮平山守住津口,不得冒進,可信件還在路上時,他這個堂弟就已擅自出城追敵。
徐礎被冷落數日之後,又得到召見,而且是罕見的單獨召見,沒有寇道孤或是其他大人站在一邊,只有幾名不懂中原話的僕隸服侍。
單于有個優點,雖然也會發怒,但是皆有原因,從不牽怒於人,見到徐礎,他笑道:“嗯,被你說準了,平山必敗。”
“還沒有明確訊息呢。”
“連續三天沒有派人回來送信,平山必是全軍覆沒,不會有別的原因。唉,這是平山的錯,也是我的錯,明知道他性子急躁,卻讓他做先鋒。降世軍看來不是一支普通的叛軍。”
“一支軍隊征戰多年、轉戰多地,即便敗戰再多,也該學到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