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有終不久前剛剛在城門下表露身份,寧抱關竟已得知,訊息靈通得很。
“孟津上空赤氣環繞,識者皆來觀望,在下不是第一位,也不會是最後一位。”
寧抱關居然也會大笑,向徐礎道:“徐公子真有本事,竟能請來劉相士。”
徐礎嘴上謙遜,心裡卻是一陣陣翻騰,他帶回沈家的回信,竟然不如一位相士重要。
經常被人說太年輕,徐礎一直沒太當真,今天卻承認了,自己經歷的事情確實太少,從前背靠樓家時尚不明顯,如今獨自己闖蕩,所見之人個個皆是英豪,令他既慚愧,又感振奮。
寧抱關與劉有終談議良久,頗生相見恨晚之意,劉有終將話題轉到沈家,徐礎這才有機會拿出沈直寫給三王的信件。
寧抱關只取自己那一封,拆開之後看了一遍,嗯了一聲,“沒什麼說的,到了這個份兒上,除非聯手,沒有別的選擇。我與降世王、梁王的要求很簡單,給塊立足之地就行,我們都是些粗人,造反無非是為了吃碗飽飯,沒多大野心。等見到沈五公子,再詳談。”
“梁王在哪?”徐礎問道。
“在大城,官兵派斥候過來了,大概是想看看這邊有多少人。徐公子過去送信吧,我多留劉先生一會兒。”
劉有終才是貴客,徐礎告退,路上一直思考,覺得劉有終頗符合名實之學的道理,從前沒注意到,這時卻越想越有意思,開始明白為何自己沒能從“刺駕者”之名中得到太多好處。
馬維已經聽說徐礎回來,早在城門下等候,他受命守衛大城,不敢多邁出半步。
“礎弟終於回來了!”馬維顯得有些激動。
到了廳裡,徐礎先拿出信件,然後問道:“刺客在孟津動手了?”
“還沒動手就被我揪了出來。”
“馬兄找到刺客的?”
“嘿,那群豪俠當中有我一個好友,願意為我賣命的那種。礎弟離開的那天晚上,他偷聽到兩名刺客講話,他們害怕吳越王,商量著要不要放棄計劃。我得到訊息之後,立刻將他們拿下,審問明白,斬首示眾。”
徐礎有兩驚,一是馬維竟然對寧抱關死心塌地,二是馬維沉得住氣,沒在外人表現出對“好友”的特別待遇。
“刺客有兩名,示眾的頭顱卻有十餘顆。”
“誰知道還有沒有同夥,可疑的人都殺了。險些連累礎弟,聽說沈牧守沒事,我才放心。”
“沒事,馬兄……”
“嘿,我另有計劃,礎弟之前說得對,對抗官兵非是吳越王不可。礎弟還能再為我出趟門嗎?”
“當然,去哪?”
“冀州,我終於想明白,孟津只是戰場,冀州才是龍興之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