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時風哈哈大笑,好像這個問題不值得回答。
潘楷自己想出了原因,“梁王依然懷疑我與徐礎曾有勾結,所以讓徐礎殺我以表明全無二心。”
“此乃其一。潘將軍自問,親友之中有多少人在梁軍中為將?”
“那可不少,沒有五十,也有三十,梁王從前對我……十分信任,只要是我推薦的人,一律封將,哪怕是從來沒上過戰場的人。”
“而潘將軍推薦的全是親友?”
潘楷臉上一紅,他之前沒考慮過這個問題,現在一想起,忽然覺得自己一直在犯錯,“我認識的人不多,梁王……梁王總是說自家人為將,方便我帶兵。”
“梁王的自家人在哪?”
“梁王兒女皆幼,別無家人。”
“所以潘將軍還不明白?”
潘楷長嘆一聲,“梁王待我甚厚,於我有知遇之恩。”
“梁王待你甚厚,所求亦重,要你拿命來還。”
“如果只是我自己的性命,我願意還給梁王。”
“以梁王一向的品性,他會放過潘將軍的親友?換言之,潘將軍若是死了,親友能夠無動於衷?君臣之間最重要的就是互信,一方生疑,則另一方也要多心,疑上加疑,終釀禍端,最後就看是誰先下手為強。”
潘楷沉吟良久,仍不肯下定決心。
郭時風等了一會,緩緩道:“潘將軍要做忠臣,先要想一件事:梁王果真是明主嗎?君賢臣忠,功績彪炳千古,君昏臣忠,不過多一冤死之魂。以潘將軍之智力,憑藉東都之堅厚,或是固守以待時局變化,或是另投明主再建功業,甚至自己稱王,皆無不可。潘將軍願以性命報恩梁王,追隨潘將軍的諸多親友有何罪過,也要受此牽連?”
“郭先生不必再說。”潘楷終於拿定主意,“梁王無情,拋妻棄子如同敝屣,何況我潘楷?梁王得徐礎相助,想必已尋得更合心的大將,哪裡還會將我當回事?請寧王派兵過來吧,我願交出東都。”
郭時風大喜,正要開口許諾,潘楷又道:“但是有幾件事我要說在前頭。”
“潘將軍請講。”
“第一,不可傷害梁王妻子,梁王想要,就送過去,不想要,留在東都,以禮待之。”
“嬌妻弱子,梁王既不在意,寧王殺之無益,更無助於守城,何必擔此惡名?我替寧王同意這一條。”
“第二,城裡的梁軍將士,隨其心意,願留者留,願去者去,寧王不可強求。”
“寧王要的是上下一心,梁軍若有去意,寧王絕不挽留,反要禮送出城。但是潘將軍會留下吧?”
“唉,我不留下還能去哪?”
“潘將軍有一個兒子在梁王身邊,可以用梁軍將士交換回來。”